[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6823.X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天银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强度螺栓。
背景技术
目前,螺栓在结构上都是由螺栓身以及在螺栓身的头部与螺栓身连为一体的螺栓头所组成,但是,现有的螺栓的螺栓身与螺栓头的结合部都是呈直角的结构形式,加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动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疲劳损坏,螺纹磨损、导致螺栓连接出现松动;所以,这种结构的螺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又由于该内凹的圆弧在制造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该部位的金属纤维的切断或损伤,所以,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度螺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栓长期的使用中,易出现疲劳损坏,螺纹磨损、导致螺栓连接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螺栓头连接,其下端连接有旋合部,所述旋合部的内部并沿螺杆的轴向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螺接有加强受力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受力装置加强螺栓受轴向力的强度;防止螺栓长期使用后,螺纹磨损,出现松动或脱落的现象,保证螺栓的安全性;
所述加强受力装置由连杆和加强受力件组成,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强受力件的受力端连接,所述受力端沿连杆的周向向外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大加强受力装置的轴向受力面积,进一步加强螺栓受轴向力的强度;
在所述螺栓头与所述螺杆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受力部,并沿螺栓头受轴向力方向设有加强受力圈,所述加强受力圈与所述螺杆螺接且所述加强受力圈与所述螺栓头之间设有弹性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克服局部应力集中的缺陷,提疲劳的高了抗疲劳的能力,同时,由于弧形受力部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螺栓在加工的过程中,有可能切断或损伤金属纤维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弹性圈进一步缓解螺栓所受的轴向集中力,提高螺栓的安全性。
优选,所述加强受力圈沿连杆受轴向力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杆与所述加强受力件的连接处。
优选,所述加强受力圈与所述连杆螺接;所述弹性圈设置在所述加强受力圈与所述螺栓头之间。
优选,所述旋合部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内螺纹。
优选,所述外螺纹的旋向与所述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优选,所述外螺纹的旋向与所述内螺纹的旋向相同。
有益效果:本螺栓连接可靠、不易脱落、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螺栓,包括螺栓头1和螺杆2。螺杆2的上端与螺栓头1连接,其下端连接有旋合部3。旋合部3是一带外螺纹的螺杆,其与螺杆2一体制造而成。旋合部3的内部并沿螺杆2的轴向设有连接部5,连接部5是一带有内螺纹的内孔。加强受力装置4通过螺纹与内孔连接,它由连杆41和加强受力件42组成。加强受力件4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螺栓头,比如:平头型、凸圆型、六角形等等。连杆41的一端与加强受力件42的受力端421固定连接。受力端421沿连杆41的周向向外延伸,加强受力件42的直径要大于连杆41的直径。加大加强受力装置的轴向受力面积,进一步加强螺栓受轴向力的强度。
螺栓头1与螺杆2锻造成一体。能够有效地克服局部应力集中的缺陷,提疲劳的高了抗疲劳的能力。在它们的连接处锻造成一弧形受力部6。弧形受力部6的圆弧向螺栓头1的中心弯曲凸起。加强受力圈7沿螺栓头1受轴向力方向设置,并与螺杆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加强受力圈7与螺栓头1之间设有弹性圈8。弹性圈8的开口部具有与弧形受力部6相配合的内圆弧部。弹性圈8具有弹性,可以缓解螺栓所受的轴向集中力,提高螺栓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天银,未经潘天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6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双螺母结构
- 下一篇:用于电动车上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