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7897.5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鲁汉华;谢克伟;黄少华;王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B01D4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拱顶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大跨度拱顶砌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干熄焦主要由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余热锅炉、二次除尘器等设备组成的干式熄焦装置系统。其中一次除尘器拱顶跨度为7米,长度约为15米,拱顶砌筑时需制作大跨度胎具。常规施工方法是制作若干个跨度为7米的胎架,胎架支设间距不大于0.65米;然后采用胎条铺钉在胎架顶面上,胎架间留有空隙(均匀铺设),支设长度为15米(满支)。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很多的胎架,浪费大量的材料和制作胎架的时间。
胎架制作中,跨度7米的胎架需要大样板台面拼接,制作台面和成品所占用的空间都很大,运输不便,而且胎架使用后,拆除需分解,不能重复使用。如果是多个干熄焦装置系统的一次除尘器拱顶施工,需要准备多套胎具,木材消耗较大(胎架为木材制得)。另外,15米的胎具支设周期长,等拆除胎具再修整砖缝,灰浆已经干透,修整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该装置采取分段支设砌筑的方式,提高了拱顶砌体的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胎架、胎条和双梁架,所述双梁架由两根长度一定的槽钢对称并排焊接的而成,所述槽钢开口朝下,其中一根槽钢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滚轮;多根双梁架水平平行对称布置,所述多根双梁架上安装有多个胎架,所述多个胎架沿双梁架长度方向均匀对称布置;所述多个胎架顶面上铺设一层胎条。
所述胎架为折叠式胎架,所述折叠式胎架可以沿对称轴转动折叠。
所述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整个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的支撑器,使用时:所述支撑器一端放置在施工平台上,另一端顶住双梁架没有安装滚轮的一根槽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取分段支设砌筑的方式:制作一个可移动的长度只有整个拱顶1/N的大跨度胎具,采用分段的形式砌筑拱顶;提高了拱顶砌体的质量(一段拱顶砌筑完毕,滑动至下一段支设,砌筑完毕的拱顶即可勾缝清扫,提高砌体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施工成本(木材使用量是常规方式的1/N);
2、本实用新型中胎架为折叠式胎架,可以减小制作、存放、运输空间,便于小型车辆以及人工搬运,而且拆除后能保持原样,以便其他相同部位施工时重复使用;以便制作、运输等;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支撑器顶起整个装置,比起用砖块或枕木更加稳定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折叠式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度板;2.连接条;3.跨度板;4.中支撑;5.斜支撑;6.合页;7.胎条;8.双梁架;9.滚轮;10.轨道;11.支撑器;12.拱脚砖;13.拱顶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它包括胎架、胎条7和双梁架8,所述双梁架8由两根长度一定的槽钢对称并排焊接的而成(所述槽钢的长度即为双梁架8的长度,等于整个拱顶长度的1/N,N为大于1的整数,优选N=5),所述槽钢开口朝下,其中一根槽钢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滚轮9(滚轮9下设有轨道10,所述轨道10的长度与拱顶长度相同);多根双梁架8水平平行对称布置(优选为三根双梁架8,分别布置在靠近两侧拱脚砖12处和两侧拱脚砖12的正中间),所述多根双梁架8上安装有多个胎架,所述多个胎架沿双梁架8长度方向均匀对称布置;所述多个胎架顶面上铺设一层胎条7(若干胎条7均匀钉在胎架上)。
所述胎架为折叠式胎架,所述折叠式胎架可以沿对称轴转动折叠。如图2所示,折叠式胎架由弧度板1、连接条2、跨度板3、中支撑4、斜拉撑5组成,其中,多个弧度板1由连接条2拼接成二分之一的顶弧度板,跨度板3为整个跨度的二分之一,跨度板3分别与弧度板1拼接的顶弧度板末端和中支撑4的下端连接,弧度板1接头处设有斜支撑5,此方式连接完成半段折叠式胎架结构,并同样完成另半段,两个半段采用合页6连接在一起。
所述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整个大跨度拱顶施工装置的支撑器11(所述支撑器11为升降结构,如千斤顶等),使用时:所述支撑器11一端放置在施工平台上,另一端顶住双梁架8没有安装滚轮9的一根槽钢上(每根双梁架8至少由两个支撑器11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7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熄焦炉水封槽补水装置
- 下一篇:人造草坪填充用热塑性橡胶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