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038.8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燕;陈和兵;黄成国;汪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2G3/16;H02G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矿井接线盒。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环境特殊,存在有易燃气体和粉尘,一旦上述气体和粉尘达到爆炸极限后遇到任何电火花,极易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因此矿井下的各类通信、监控、仪表和自动化等系统设备具有防爆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井下照明设施、动力设备多,在零时长线路电缆布线过程中,接线盒为不可或缺的设备。以上接线盒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违规操作易发生带电拆离外壳的情况,即接线盒密封失效,使得接线头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对煤矿易出现的可引爆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对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接线盒在实际运用中由于违规操作易发生带电拆离外壳的情况,即接线盒密封失效,使得接线头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对煤矿易出现的可引爆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对安全生产极为不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接线盒。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井接线盒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矿井接线盒,包括呈槽状的底座和与底座螺栓或螺钉连接的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接线腔,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还固定有至少一个穿线管,所述接线腔中还设置有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包括进线侧、出线侧和导通条,所述进线侧和出线侧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触头,且处于进线侧上的触头与处于出线侧上的触头成对对称设置;
所述上盖上还固定有导向杆,上盖上还设置有与之成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与导向杆轴线平行,导通条包括绝缘基体和设置在绝缘基体上的金属条,导通条与螺杆螺纹段端部相连,且导通条在螺杆的轴向上位置固定且螺杆可绕其轴线转动,导通条上还设置有与导向杆间隙配合的导向杆孔,螺杆的螺帽端和螺纹段端部分别位于上盖的外侧和内侧,处于上盖外侧的螺杆上还设置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与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具体的,设置的底座和上盖用于接线腔与外界环境的隔绝,这样接线腔用于线缆接头的容置空间,线缆接头处产生的电火花被底座和上盖屏蔽,达到接线盒的防爆功能;设置的触头用于串联在电路中用于电路的接通,进线侧和出线侧上的触头成对对称设置,每对触头用于在构成电路中的两个触点,设置在导通条上的每个金属条用于一对触头之间的电路导通,这样,待底座与上盖连接完成后,通过旋转螺杆使得导通条朝接线部的一侧运动直至金属条接通对应的两个触头,使得本实用新型发挥线缆接通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需要拆卸时,由于螺杆与上盖成螺纹连接,这样,上盖脱离底座时金属条也与触头脱离,这样使得通电连接的电路成断路状态,达到防止接线盒带电误开启的情况发生;设置的导向杆用于导通条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的导向,便于实现导通条沿着触头的朝向方向运动,有利于金属条与触头配合的精度;设置的锁紧螺帽用于螺杆的放松和螺杆与上盖配合点处的密封:在导通条达到处于接通状态的工位后,通过旋紧锁紧螺帽实现螺杆在上盖上的锁紧、锁紧螺帽锁紧状态下对密封圈的压应力迫使密封圈变形堵塞螺杆与上盖之间的间隙,实现密封圈密封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底座和上盖不管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节约材料考虑,现有技术中以上部件多采用塑料材质,为防止底座与上盖的连接螺纹在塑料易老化的缺陷下过早失效,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多个用于底座与上盖螺栓或螺钉连接的螺纹座,所述螺纹座均为内嵌在底座上的内螺纹金属套。
为保证底座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底座与上盖的连接端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壳体密封圈。
为增强上盖抵御外力破坏的能力,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为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固定,所述底座或上盖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端与底座或上盖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孔的块状结构。
为便于触头与线缆的连接、简化触头的结构和防止金属条与其他导电部件接触,影响本实用新型线路接通和断开的稳定性,所述接线部还包括接线板,出线侧和进线侧均为设置在接线板上的凹槽,两个凹槽呈轴对称,触头呈Z字形,且触头上均设置有线头孔和压线螺栓,触头成对设置在两个凹槽内,且所有触头的上端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