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8422.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9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静;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5/06 | 分类号: | A63B65/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117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重量 训练 铅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训练铅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练习推铅球时,推低于标准重量铅球可以提高出子的速度,推超过标准重量铅球可以提高力量,这是提高推铅球成绩的常用手段。目前,推大于或小于标准重量的铅球,由于铅球直径不等于标准重量铅球的直径,会使手型的大小、子所处位置与己形成持标准直径的铅球感觉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对己形成的持标准铅球动力运型构成了干扰。
因此,开发一种训练铅球,其可以通过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的情况下,实现对训练球的重量进行大小调节,以满足训练时根据需要加工训练重量的需要,同时,又可避免不同外径的训练球使用下会对训练人员造成训练干扰,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其可以通过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的情况下,实现对训练球的重量进行大小调节,以满足训练时根据需要加工训练重量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
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弧形腔体的相对端各自封闭成一个独立单元。
所述弧形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流砂孔。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通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间扣合后通过螺杆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与该第一、二壳体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腔体,该弧形腔体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可以通过向该弧形腔体注入铅砂,实现对训练球重量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重量需要的铅球训练者进行渐近训练的需要,且由于不改变训练球的外径,避免了使用外径不同的训练球对训练者造成的训练干扰。
附图说明
图 1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外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 1~2,该图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有关的部分。
参阅图 1~2,一种可调节重量的训练铅球100,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间2扣合后通过螺杆3相接形成该训练铅球100,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结构相同、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二壳体1-2的内部具有两个与该第一、二壳体1、2的弧形面的弧度相一致的第一弧形腔体11、第二弧形腔体12,第一弧形腔体11、第二弧形腔体1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铅砂注入孔13、14,该铅砂注入孔内螺装有封口塞,其中铅砂注入孔14与第二腔体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弧形腔体也可各个壳体各设有一个,也可以是三个,甚至多个。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铅球标准直径的前提下,实现了标准重量与大于或小于标准重量铅球的互换,使用该铅球手型的大小及子所处位置的无变化,避免了传统推大于或小于标准直径重量的铅球干扰正确的动力运型问题,通过设有同样弧度的内腔,保证了球体内重量分布的均匀性,不会使注入的铅砂在第一、二壳体内出现窜动干扰正常练习。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杆3的一端包在第一壳体1的内螺纹孔17中,另一端外露,并具有与训练球的弧形面相适应弧面端,该弧面端的端面上具有十字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用于紧固装置,如螺丝刀旋拧的刀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封口塞具有与所述螺杆相同的结构,只不过在长度上小而罢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8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