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9943.5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富年;余成杰;潘向阳;孔祥文;任春来;王金友;汪庆;韩志安;沈学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东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3/08;B01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化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乳化釜采用的是折叶桨式搅拌器。此种搅拌结构的主要缺陷在于,易造成固液混合乳化反应不充分,特别是乳化釜底部的固液体无法实现完全的搅拌,常会出现少量的粉状块体,搅拌能力达不到生产的需求,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均匀充分的乳化釜。
一种乳化釜,包括釜体,釜体底部设有出料管,顶部设有插入釜体内腔中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轴向下部套设框式搅拌器,搅拌轴轴向底部套设有底轴承,底轴承的底部支架固定在釜体的内底壁上,框式搅拌器的底端中心向上方凹陷,与底轴承外壁之间构成混合物流动间隙,搅拌轴穿过底轴承悬设在釜体中,穿过底轴承的搅拌轴端部套设有螺旋推料器。
所述搅拌轴轴向中部设有折叶桨式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框式搅拌器的结构改进,并配合搅拌轴底端螺旋推料器的设置,可充分有效的搅拌固液混合物,能够有效提高搅拌的充分均匀度,确保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乳化釜,包括釜体1,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2,顶部设有插入釜体1内腔中的搅拌轴3,搅拌轴3轴向中部设有折叶桨式搅拌器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搅拌轴3轴向下部套设框式搅拌器5,搅拌轴3轴向底部套设有底轴承6,底轴承6的底部支架固定在釜体1的内底壁上,框式搅拌器5的底端中心向上方凹陷,与底轴承6外壁之间构成混合物流动间隙,搅拌轴3穿过底轴承6,悬设在釜体1中,穿过底轴承6的搅拌轴3端部套设有螺旋推料器7。
使用时,釜体1通过利用框式搅拌器5的底部结构,配合底轴承6、搅拌轴3端部的螺旋推料器7,可充分有效的搅拌固液混合物,有效提高搅拌的充分均匀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东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东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9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池极板极群极耳高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