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311.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允;霍东辉;韩志宏;石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16 | 分类号: | E01C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理 沥青路面 车辙 病害 强化 结构件 | ||
1.一种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其特征在于:由六个转接头(1)和六个加强板(2)组成,采用插接方式将转接头(1)和加强板(2)组装成正六边形强化结构件单元,多个强化结构件单元组成一个蜂窝状的强化结构件组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转接头(1)设有三个凹槽(3),相邻凹槽(3)之间的夹角为120°,凹槽(3)截面是梯形,梯形上底l1、下底l2和高l3依次为12mm、16mm、14mm,下底到转接头(1)的中心距离l4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加强板(2)的长度l5、宽度l6、厚度l12依次为80mm、20mm、80mm,加强板(2)的两端设有与凹槽(3)相配合的凸块(4),加强板(2)的中心设有直径d为40mm的通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转接头(1)和加强板(2)均采用含25%玻璃纤维的强化尼龙复合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强化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转接头(1)和加强板(2)均采用注塑技术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掺混空心玻璃微珠的轻型硅PU弹性球场
- 下一篇:一种铁路金属箱型道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