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装置、下摆臂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688.6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周宁;宛银生;刘新;姜再友;王冬栋;杨海波;赵治辉;刘飞;袁苑;胡西;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下摆 总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汽车下摆臂和转向节的连接装置以及包括该连接装置的下摆臂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和轮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汽车的下摆臂4安装在汽车的副车架总成1上,下摆臂4是汽车悬架系统重要的承载杆件和导向杆件。汽车的转向节3设置于汽车的轮毂总成2上,转向节3用于承受汽车的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下摆臂和球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下摆臂4通过一个球销5与转向节3相连接。现有技术中的下摆臂4由上板和下板固定连接组成,由此为了与球销5的球头相配合,必须对上板和下板进行折边和翻边41。由于球销5需要承受和传递多个方向的导向力,而折边和翻边41本身的强度较低,为了保证球销5与下摆臂4的可靠连接,现有技术将球销与下摆臂进行过盈配合的铆接,并在翻边42的外侧焊接加强边42。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由于球销5与下摆臂4的连接过于紧密,无法不经过损坏而更换球销5。球销5是易损件,其使用寿命短于下摆臂4,由此导致了在更换球销5时必须更换整个下摆臂4,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下摆臂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球销时必须更换整个下摆臂引起的浪费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球销,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或所述第二支座用于与汽车的下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球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球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有球窝,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球销的球头通过所述球窝和球销端盖与第一支座连接,所述球销的杆部通过所述通孔与第二支座可拆卸式连接。
上述的连接装置,还包括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罩设于所述球销与所述第一支座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连接部位。
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防尘装置为弹性防尘件,所述弹性防尘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以使得所述弹性防尘件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形成一封闭空腔,所述球销位于该封闭空腔内。
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支座上或所述第二支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汽车的转向节连接。
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球销的杆部贯穿所述第二支座,所述杆部上穿出所述第二支座的部位螺接有内螺纹件。
上述的连接装置,所述杆部上远离所述球头的一端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搭接在所述内螺纹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转向节以及连接下摆臂和转向节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上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中的一者与所述下摆臂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
上述的汽车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下摆臂焊接,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转向节螺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下摆臂总成为上述的下摆臂总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装置,将第一支座或第二支座固定在下摆臂上,而球销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可无损坏的拆卸和安装,保 证了球销在损坏时仅需更换其自身,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下摆臂,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由于上述连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连接装置的下摆臂总成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由于上述下摆臂总成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下摆臂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和轮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下摆臂和球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座和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摆臂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摆臂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轧制装置以及轧制监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