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键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0973.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盛;方彬;唐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键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的轮毂,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花键传动的轮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采用花键传动的车轮轮毂,其结构主要包括有轮毂本体,轮毂本体中心孔嵌装有花键,轮毂本体上还嵌装有制动铁圈,所述制动铁圈与花键同轴设置。其加工过程为,将加工好的内花键作为轮毂中心镶件嵌装在轮毂毛坯中,然后对轮毂毛坯进行车加工,车加工完成后再安装制动铁圈。用此加工方法不能保证轮毂中心的花键与制动铁圈的同心度,影响下道工序的装配和轮毂质量。如果制动圈与花键不能保证同心度的话,对装配、轮毂质量、制动效果、行车安全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根源在于直接选用已加工好的花键,金加工及安装过程中产生了累积误差,导致制动铁圈与花键不同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通过将花键进行后加工,使花键与制动铁圈同轴,这是比较容易想到的技术方案,但是,花键在安装在轮毂本体上后,其再次进行加工时存在困难,其一在于,花键内圈键槽的加工采用拉刀进行轴向加工,而在拉刀加工之前,尚需要对花键的内圈进行镗孔加工,上述加工过程中,刀具对花键既产生轴向力,也产生切向力,一般而言,花键在周向方向上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但是在轴向方向上,一般其受力能力相对较小,容易产生轴向位移。
此外,轮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花键和轮毂本体的材质不同,长期的热胀冷缩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得在其连接处容易产生间隙,影响车轮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键轮毂,使其便于加工,连接牢固,使用可靠,能保证与制动铁圈的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花键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中心孔嵌装有花键,轮毂本体上与花键同轴设置有制动铁圈,所述花键内圈设有若干齿形键, 所述花键外周设有一层外层凸键和至少一层内层凸键,外层凸键与轮毂本体的外侧相对应,外层凸键和每层内层凸键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不同层的内层凸键之间轴向对齐设置,外层凸键和内层凸键周向错开一个角度,所述轮毂本体中心孔沿其轴向设有容外层凸键同时插入的若干轴向槽,轮毂本体中心孔与轴向槽错开一个角度设有键槽,键槽与轴向槽之间的圆周角等于内层凸键与外层凸键之间的圆周角,所述内层凸键一一过赢配合安装在对应的键槽中,外层凸键同时过赢配合安装在轴向槽中;轴向槽与键槽之间设有扇形通道,所述扇形通道可容对应的内层凸键从轴向槽旋转到键槽端部;所述轮毂本体外侧端面上设有止动螺钉抵触在最靠外一侧的内层凸键的外端面上。
为便于安装制造,同时传动可靠,所述外层凸键和内层凸键在圆周方向上分别设有四组,外层凸键的每组之间相位相差90°,内层凸键的每组之间相位差也是90°,外层凸键和内层凸键之间的相位相差45°。该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凸键设有两层。两层内层凸键在轴向方向上有间隔,可减小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应力破坏。
为保证轮毂本提表面整洁,所述止动螺钉为内六角沉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中,花键与轮毂本体之间不仅仅是多点过赢配合,具有弹性余量,能适应热胀冷缩的变化,不易产生较大内应力,同时,还采用了止动螺钉防止花键从键槽脱落,即使花键从键槽中脱离,由于有轴向槽的阻挡,车轮会产生一定的摆动,使行车者能有所察觉,而不会直接造成车轮脱落。因此,该装置使用在车轮上时,其结构简单,使用更加可靠。由于连接更加牢固,在进行金加工时,可保证在受较大的轴向力时,花键不会移位。该装置可安全用于车轮上,可保证传动和制动可靠,装配方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层凸键插入轴向槽旋转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4为图3中拆除花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层凸键插入轴向槽并旋转45°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向视图。
图8为图6的D向视图。
图9为花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制动铁圈,2轮毂本体,201挡块,202键槽,203轴向槽,3止动螺钉,4花键,401内层凸键,402外层凸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载低振动全方位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辐条稳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