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1182.7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47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套 热处理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缸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热处理前部分尺寸已经加工到成品的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气缸套的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长,市场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由于发动机性能不同,对气缸套本身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对气缸套的加工工艺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气缸套根据工艺要求需要进行热处理,因此加工过程中的转运便不可避免。气缸套单个转运,太浪费人力。而如果堆放在一起,转动过程中气缸套之间会相互碰撞或滑落。由于在热处理之前气缸套部分尺寸已经成为与发动机配合的成品尺寸,而两者配合精度又比较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在转运过程中保证成品尺寸安全的转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该装置坚固耐用,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其包括具有底面和四个侧面且中空的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的底面和四个侧面内均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连接管;其中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设有由若干个正方形网格组成的支撑层,所述主体框架的四个底角设有下支腿。
具体的,所述主体框架的四个顶角设有上支腿,且所述上支腿与相邻叠放的另一主体框架的下支腿位置相对应。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主体框架中部设置由若干个正方形网格组成的支撑层,可以将多个气缸套竖直分放在每个正方形网格内(正方形网格的尺寸略大于气缸套的外径),用以保证在转运过程中气缸套之间不相互碰撞,保证气缸套成品尺寸的精度。
2)主体框架的四个底角设置下支腿,用以使主体框架的底面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便于叉车叉送。
3)主体框架的四个顶角设有上支腿,且上支腿与相邻叠放的另一主体框架的下支腿位置相对应,这样可以将两个主体框架叠放在一起再用叉车转运(即:将位于上方的主体框架的下支腿插接在位于下方的主体框架的上支腿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转运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气缸套热处理转运装置,其包括具有底面和四个侧面且中空的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的底面和四个侧面内均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连接管1;其中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设有由若干个正方形网格组成的支撑层3,所述主体框架的四个底角设有下支腿2。所述主体框架的四个顶角设有上支腿4,且所述上支腿4与相邻叠放的另一主体框架的下支腿位置相对应。
上述主体框架(长宽高分别为:1200 mm×830 mm×250mm)及底面和四个侧面内的连接管1可选用φ16(外径16mm)圆钢,底面的连接管采用80mm间隔均匀排布,四个侧面内的连接管采用150mm间隔均匀排布,可将圆钢按尺寸焊接在一起。支撑层3可选用φ12圆钢两两十字交叉焊接在一起,形成若干个正方形网格。下支腿2形状为上大下小的锥台,高度80mm,可选用φ45圆钢。上支腿4高度为50mm,选用φ55空心圆钢。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坚固耐用,成本低廉;可将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气缸套产品竖直分放在支撑层3的正方形网格内,气缸套与气缸套之间完全隔离开来,并且可以将至少两个主体框架叠放在一起用叉车运送,转运过程中气缸套之间不会相互碰撞,保证了气缸套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转运时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1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