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1860.X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施纪军;张澍;赵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单工位 连续 扩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孔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油管扩孔工序是在油管固定后首先进行第一次扩孔,然后模具换位,进行第二次扩孔。每次扩孔都是独立的,包括模具换位,扩孔,回位。
每次扩孔都是独立的,包括模具换位,扩孔,回位,约需要5秒钟(一次扩孔)。油管通常都有4次扩孔,每根油管的扩孔时间是20秒(不包括上下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其能实现对油管的连续扩孔,减少每根油管的扩孔时间,减少对设备模具基座的数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其包括主模具基座、可伸缩的次模具基座、第一冲头、直径大于该第一冲头直径的第二冲头、位置控制挡块、斜挡块;该主模具基座开设有盲孔、第一通孔,该第二冲头固定在该主模具基座上,该第二冲头开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位于该盲孔的延长线上并与该盲孔相通,该第二通孔与该盲孔构成用于收容该次模具基座的收容槽;该次模具基座的一端收容在该收容槽内,该次模具基座的另一端固定该第一冲头;该第一通孔用于收容该位置控制挡块并与该盲孔相交而相通,该斜挡块用于推动该位置控制挡块沿该第一通孔移动,该位置控制挡块开设有该盲孔平行的第三通孔;该斜挡块能推动该位置控制挡块使该第三通孔与该盲孔相通,该第三通孔与该盲孔相通时,该次模具基座能穿过该第三通孔移动至该盲孔底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主模具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安装杆;该安装杆的第一端固定在该基座本体上,该安装杆的第二端固定该第二冲头,该盲孔自该安装杆的第二端呈直线延伸出该第一端并延伸至该基座本体内,该第一通孔开设在该基座本体上并与该盲孔相交而相通。优选地,该安装杆的第一端固定在该基座本体上,该安装杆的第二端嵌入该第二冲头的基部内而固定该第二冲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次模具基座的一端收容在该收容槽内,该次模具基座的另一端嵌入该第一冲头的基部内而固定该第一冲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通孔与该盲孔垂直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位置控制挡块靠近该斜挡块的一端呈倾斜面,该斜挡块的斜面与该倾斜面平行,该斜挡块通过自身斜面沿该倾斜面移动而推动该位置控制挡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基座本体和该安装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两个扩孔模具安装在一个可以伸缩的模具基座里,第一个模具完全扩孔后,第二个模具在后面开始进入油管进行第二次扩孔,缩短了扩孔的生产周期8秒(4次扩孔的油管),降低了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状态变化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状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该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用于对油管进行连续扩孔。
该油管单工位连续扩孔模具包括主模具基座1、可伸缩的次模具基座2、第一冲头3、直径大于该第一冲头3直径的第二冲头4、位置控制挡块5、斜挡块6。
该主模具基座1开设有盲孔10、第一通孔11。该主模具基座1包括基座本体12和安装杆13。基座本体12和安装杆13可一体成型。
该安装杆13的第一端固定在该基座本体12上,该安装杆13的第二端嵌入该第二冲头4的基部内而固定该第二冲头4。该盲孔10自该安装杆13的第二端呈直线延伸出该第一端并延伸至该基座本体12内。该第二冲头4开设有第二通孔41,该第二通孔41位于该盲孔10的延长线上并与该盲孔10相通,该第二通孔41与该盲孔10构成收容槽,该收容槽用于收容该次模具基座2。
该次模具基座2的一端收容在该收容槽内,该次模具基座2的另一端嵌入该第一冲头3的基部内而固定该第一冲头3。该第一通孔11开设在该基座本体12上并与该盲孔10相交而相通。该第一通孔11可与该盲孔10垂直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1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