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净化防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3202.4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巧女;王婉清;高彦波;谭德远;翟鹏辉;樊蓓莉;郭宏凯;邢萌萌;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6;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净化 防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防渗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人工水体和自然水体的净化防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防止水渗透损失、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以及降低水体内氮磷元素具有明显优势的水体净化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并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已经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并且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我国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开源、节流”是国家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损失主要是渗漏。据不完全统计,渗漏量占到了水体损失的80%左右。因此水体的防渗应是“节流”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另外自然及人工水体目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恶化等问题,使水体不能发挥其景观、生态等功能,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并且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人工湖的作用不再是为了造景而建,生态功能越来越突出,但是有的地区降雨的稀少和季节性分布、地下水位较低、蒸发量大、土壤的下渗强度较高,人工湖水资源的补充更多的只能依靠城市中水、自来水、河湖水等。这样无意中增加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人工湿地或是部分河道、湖泊的防渗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常规防渗工程在防止水渗漏的同时阻断了地气的流通,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所以防渗并接通地气的防渗系统研究势在必行。目前的防渗技术,通常存在抵抗冻胀破坏能力差、易产生裂缝和移位等等问题,使用石材、混凝土等材料,阻隔了地气的上下连通,阻隔了上下的水力联系,减少了水体含氧量,降低了水体自净化功能,造成了水质恶化,使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选用新型防渗材料,采用配套的工程断面及结构,实施配套的施工方法,对河流等地表水资源的防渗以及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既能防止水的渗透损失,又能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降低水体内氮磷含量的水体净化防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防渗结构,所述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由下往上依次包括压实度不小于90%的土基、基层、垫层、防渗层、净化层、保护层和面层;其中,所述净化层是厚度为2~15cm的沸石、磷细菌、硝化细菌混合层,所述保护层为规格高于70g/m2、厚度大于0.8mm、幅宽4~6米的无纺布层或2~80目的河道现有中粗砂层或回填土层、砾石层。
优选地,所述土基为压实度不小于90%的原土。
优选地,所述基层为中砂层、粗砂层或两者的混合层。
优选地,所述垫层为细砂层,并且所述垫层与基层的共计厚度为2~8cm。
优选地,所述防渗层为土壤固化剂与透气防渗砂按体积比1:5~15的比例构成的混合层,并且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1~4cm。
优选地,所述净化层为磷细菌、硝化细菌、沸石按重量比1~3:1~3:50~100构成的混合层。
优选地,所述面层铺装种植土或砌块或砾石,所述面层还包括种植土、砾石、砌块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层。
优选地,所述防渗层还包括膨润土防水毯或粘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体净化防渗结构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防渗保水的同时具有呼吸功能,利于植物生长;
(2)接通地气,增加水体溶解氧,解决蓄水变质难题;
(3)独创性的增加净化层,生物和物理协同作用,不添加药剂,处理重金属、N、P元素,净化过程更生态;
(4)复合结构共同作用,达到防渗-透气-净水-增氧的多重成效;
(5)施工方法简便、工期短、见效快。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水体防渗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水体防渗结构断面示意图;
其中,1~土基;2~基层;3~垫层;4~防渗层;5~净化层;6~保护层;7~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3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