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加热装置的测硫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3528.7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张徐州;陈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泰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4 | 分类号: | G01N27/44;H05B3/6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加热 装置 测硫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硫仪,特别适用于具有加热装置的库仑测硫仪。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测硫仪是根据库仑滴定法检测煤中的硫含量。库仑滴定法的工作原理为: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煤中硫生产硫氧化物,其中硫氧化物被碘化钾溶液吸收,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产生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一般地,库仑测硫仪由主机、裂解炉、电解池、电磁泵及空气净化系统组成。主机为库仑测硫仪的操作控制系统,用于设定参数、处理实验数据和显示测定结果。电磁泵送气进入空气净化系统,去除水和酸性气体的净化空气进入裂解炉作为载气。煤样在裂解炉中燃烧生成硫氧化物。硫氧化物随载气进入电解池,并破坏电解动态平衡。主机记录电解耗电量,并换算获得相应的硫含量及百分含量。
其中,库仑测硫仪的裂解炉具有一加热装置,其加热温度可达1150℃以上,以高温加热分解煤样。目前,一般采用一端接线的双螺纹硅碳管作为加热元件。燃烧管采用石英管,直接放入硅碳管中进行加热。然而,硅碳管在上述应用中作为加热元件存在以下缺陷:1)硅碳管质脆易断,受到震动和撞击时容易发生断裂;2)硅碳管的接线片易接触不良打火;3)硅碳管的高温恒温区较短,只有70mm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加热装置的测硫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新型加热装置的测硫仪,加热装置包括炉芯本体和电炉丝,炉芯本体具有贯通的内腔,内腔分为低温腔和高温腔,高温腔的侧壁开设测温孔,电炉丝环绕或排列于高温腔的区域,且部分地暴露于高温腔中。其中,炉芯本体采用高温耐火材料制造,例如氧化铝、陶瓷纤维等;电炉丝的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150℃以上,例如以铁铬铝、钼铬铝等材料制造的电炉丝。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贯通的内腔内腔便于插入异径燃烧管。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炉芯本体的外侧包覆保温套,且保温套在对应测温孔的位置开设通孔。这样有利于炉芯本体的保温。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一可对高温腔测温的热电偶,其通过通孔插入测温孔。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炉丝呈螺旋状地环绕于高温腔的区域。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炉丝沿炉芯本体的轴向平行排列于高温腔的区域。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电炉丝均匀传热,保持高温腔恒温区的温度。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炉丝从炉芯本体的一端引出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测硫仪以电炉丝炉芯代替硅碳管作为加热装置,炉芯本体和电炉丝的材质不易碎裂,可避免经常更换,利于设备连续性使用;电炉丝接线简单,且接触良好,可避免发生打火;电炉丝炉芯的高温恒温区可达120mm左右,远长于硅碳管的70mm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炉丝螺旋环绕的炉芯示意图。
图2为电炉丝平行排列的炉芯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1’—电炉丝,2、2’—炉芯本体,20—内腔,21—低温腔,22、22’—高温腔,23—测温孔,3—保温套,31—通孔,4—接线,A-A、B-B—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加热装置的测硫仪。
参见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测硫仪(图未示)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炉丝1和炉芯本体2。炉芯本体2具有贯通的内腔20,并在两端形成圆孔(图未标),其可插入由石英、刚玉或陶瓷材料制制作的异径燃烧管。内腔20分为低温腔21和高温腔22,高温腔22具有长约120mm的恒温区。实验时,低温腔的温度为500~700℃,高温腔恒温区的温度为1150℃,这样可保证实验煤样不爆燃并且能够分解完全。炉芯本体2在高温腔22恒温区的侧壁开设测温孔23,可在实验中插入热电偶(图未示)检测该区域的温度。炉芯本体2的外侧包覆保温套3,且保温套3在对应测温孔23的位置开设通孔31,以便于热电偶穿过保温套3插入测温孔23。电炉丝1呈螺旋状地环绕于高温腔22的区域,其嵌于高温腔22的内壁,且电炉丝1部分暴露于高温腔22中。电炉丝1从炉芯本体2的一端引出接线4,可用于供电。
参见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测硫仪的加热装置包括电炉丝1’和炉芯本体2’。其中,炉芯本体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炉芯本体2基本相同。电炉丝1’沿炉芯本体2’的轴向平行排列于高温腔22’的区域。高温腔22’的内壁开设数道平行于炉芯本体2’轴向的凹槽(图未标),电炉丝1’嵌于凹槽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泰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泰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3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空色谱样品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用于研究生物效应的电击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