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3672.0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来顺;顾晓峰;韩进;贾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托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举升工具的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安装在剪式千斤顶举升臂的上支架上,用于放置随车工具。
背景技术
剪式千斤顶作为携带、搬运、使用都相对方便的起重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抬升车辆,是维修各种机动车必不可少的工具。机动车维修、装配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而千斤顶又无专用作业工具托架,如果频繁地从车辆后备箱中取用工具,不仅不便,而且浪费时间;另外,作业工具通常是随意放置,互相迭压,不利于作业过程中的取用,造成大量的无效作业动作,因此,人们在千斤顶上配套设置有工具托架。工具托架通常固定安装在剪式千斤顶举升臂的上支架部位的支架板材上,其作用是:用来使拖钩等随车工具固定于千斤顶上,节约空间,方便使用者快速拿取、更换工具。
已有技术中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由图5所揭示,所述的工具托架包括托架本体1以及位于托架本体1高度方向下方的托架底板11,所述的卡扣结构包括延设在托架底板11底平面下方的多个定位柱2,各定位柱2在高度方向的下端设有卡脚23、在高度方向的上端设有平台24,所述的卡脚23经上支架4的支架板材41上的定位孔411后探至支架板材41的下方,由此将支架板材41卡固在定位柱2的平台24与卡脚23之间。上述卡扣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卡扣结构在托架底板11上成型后,其平台24与卡脚23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即只能适用于某一固定厚度的支架板材41,特殊地,当支架板材41的板厚走上公差时,工具托架会因卡脚无法对支架板材卡固而容易从千斤顶上脱落;而当支架板材41的板厚走下公差时,则工具托架会因卡脚与平台之间存在缝隙而容易晃动产生异响。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其安装简便,能适用于多种厚度的支架板材使用;且卡固牢靠,能有效防止工具托架松动或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工具托架的卡扣结构,所述的工具托架包括托架本体以及位于托架本体高度方向下方的托架底板,其特点是:所述的卡扣结构包括延设在托架底板底平面下方的多个定位柱,各定位柱在高度方向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压盘,所述的压盘为上部小、下部大且中空的锥形体;各定位柱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一组围绕外壁圆周方向的凸起;各定位柱在轴向中间开设涨紧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柱和所述的压盘随所述托架本体的托架底板模制成型时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柱随所述托架本体的托架底板模制成型时一体成形,而所述的压盘与所述的托架底板分体制作后套设在定位柱高度方向的上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柱和所述的压盘采用橡胶或弹性塑料模制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上的凸起为朝向所述的托架底板倾斜的锥形台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所述的定位柱与所述的支架板材上的定位孔插配,支架板材被卡固于压盘与定位柱的凸起之间,不同的凸起与压盘之间的距离不同,通过调整定位柱的插入深度,可以使该卡扣结构适配不同厚度的板材,安装简便,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其次,所述的压盘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其细微变形产生的挤压力可以使该卡扣结构牢靠地固定于支架板材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支架板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架本体、11.托架底板;2.定位柱、21.凸起、22.涨紧孔、23.卡脚、24.平台;3.压盘;4.上支架、41.支架板材、41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3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耐力板组合装置
- 下一篇:软质金属板和硬质钢板的连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