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钢攀爬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4124.X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郝延龙;张变章;宋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3/14;A43B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攀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钢攀爬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型钢攀爬鞋。
背景技术
型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安装时,需要施工人员攀爬型钢柱,在攀爬时,容易出现失手、失脚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另外,由于型钢柱本身结构的原因,施工人员在攀爬时,由于其双脚下无可靠的着力点,脚处固定不牢固,一旦手发软或打滑,容易发生施工人员从高空坠落等现象。因此,在目前无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攀爬作业人员操作风险高,安全隐患大。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的型钢攀爬鞋已刻不容缓。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型钢攀爬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钢攀爬鞋,包括鞋底、鞋带,所述鞋底的前部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鞋底中轴线平行、重合或与鞋底水平线呈0°~5°的夹角,所述凹槽的宽度稍大于型钢的厚度。
所述鞋底部凹槽的边缘设有凸起,所述鞋底的后部也设有凸起。
所述凸起均与鞋底平面垂直,凸起采用铁、钢或铝合金制成。
所述鞋底部凹槽边缘的凸起为长方形或三角形。
所述鞋底的厚度为3㎜~5㎜。
所述鞋带为两条平行或交叉设置的橡胶或塑料带。
所述鞋底采用铁、钢或铝合金制成或为金属层、金属层上设置橡胶层构成。
所述的凹槽与鞋底水平线呈0°~5°的夹角时,所述左右两只型钢攀爬鞋的凹槽相互对称;所述的凹槽与鞋底中轴线平行或重合时,所述左右两只型钢攀爬鞋的凹槽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鞋拖的方式,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右脚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带,3、凹槽,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型钢攀爬鞋,包括鞋底1、鞋带2,所述鞋底1的前部设有一个凹槽3,所述凹槽3与鞋底1水平线呈0°~5°的夹角,所述凹槽3的宽度稍大于型钢的厚度,所述鞋底部凹槽3的边缘设有凸起4,所述鞋底1的后部也设有凸起4,使鞋保持平衡,所述凸起4均与鞋底1平面垂直,凸起4采用铁、钢或铝合金制成。所述鞋带2为两条平行设置的橡胶或塑料带,所述鞋底1的厚度为3㎜~5㎜,所述鞋底1采用铁、钢或铝合金制成或为金属层、金属层上设置橡胶层构成,所述左右两只型钢攀爬鞋的凹槽相互对称,所述鞋底部凹槽边缘的凸起为长方形或三角形。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鞋带2为两条交叉设置的橡胶或塑料带。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凹槽3与鞋底1中轴线重合,所述左右两只型钢攀爬鞋的凹槽完全相同。
实施例四
参见图5、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鞋带2为两条交叉设置的橡胶或塑料带,所述凹槽3与鞋底1中轴线重合,所述左右两只型钢攀爬鞋的凹槽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4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