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5223.X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联汉晟螺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干式螺杆压缩机进行加热的气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气体流进行加热的加热设备,又称管道式气体加热器,其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化工工业及生活领域。空气加热器所产生的热空气干燥无水份、不导电、不燃烧、不爆炸、无化学腐蚀性、无污染、安全可靠、被加热空间升温快(可控)。因此,空气加热器所产生的热空气可应用于各种物料的烘干,如粮食,化工原料,烟叶,食品等,也可为水产养殖,农作物培植等温室提供恒定的温度。
传统的用来烘干或温室保温的空气加热器主要使用燃煤锅炉作为加热源加热空气,此种空气加热器热源利用率低,不仅能耗高,还污染空气,已不适用于社会对节能环保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不污染空气的气体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气体加热装置,用于为一所需加热场合加热,该气体加热装置与被所需加热场合通过通风管热连接,该气体加热装置包括:
干式螺杆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及啮合在一起的一对阴、阳螺杆转子,该阴、阳螺杆转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待吸入气体的入口及用于输送被压缩气体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需加热场合通过通风管连接;
电动机,其与所述干式螺杆压缩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阴、阳螺杆转子转动;
变频器,其与电动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速。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鼓风机,其具有一个吸风口及一个排风口,该鼓风机通过吸风口吸收外界气体,其排风口通过通风管与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所需加热场合为烘干房或恒温室。
优选地,所述气体包括空气、氮气。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气体过滤器,其设置在该干式螺杆压缩机壳体入口所在的位置处,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需加热场合内并与变频器连接,用于监测该气体加热装置在工作时对所需要加热场合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外壳,容纳所述干式螺杆压缩机、电动机及变频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排风扇,该排风扇固定于外壳上,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用于对干式螺杆压缩机进行散热。
优选地,所述干式螺杆压缩机中的出口设置在邻近地面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在其吸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防尘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机驱动干式螺杆压缩机工作,使得阴、阳螺杆转子进行旋转,这样该干式螺杆压缩机就会通过入口吸收气体,经由阴、阳螺杆转子的相互填嵌而不断压缩气体的容积,进而提高气体的压力,最后通过出口将经由干式螺杆压缩机作用而产生的热气体直接排入到通风管中;同时鼓风机工作所产生的风也进入到通风管中并与热空气混合,使得该气体加热装置工作所产生的热气体在鼓风机风量的调节下,直接进入到所需加热场合内,实现对所需加热场合内被加热物料的加热或者保温的作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加热装置,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压缩吸入的气体,并在排出时利用压缩后气体在膨胀时所产生的热能加热气体。由于所述气体加热装置在加热气体时不需要额外的热源,省去了传统加热需要利用热交换来加热气体的步骤,因此,该气体加热装置能源利用率高,且无污染,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气体加热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气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气体加热装置100是用于为一所需加热场合50进行加热,其中该所需加热场合50可以根据需要为烘干房或者恒温室,可以理解,所述所需加热场合内可放置有被加热物料。该气体加热装置100包括干式螺杆压缩机10、电动机30及变频器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联汉晟螺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联汉晟螺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