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5479.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许涛;曾晓辉;赵勇;冉华;杨波;苏伟;邓利平;张勇;陈杭东;胡剑华;徐军;徐荣贵;胡宗锋;黎建波;韩青东;李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灌注 轨道 密实 混凝土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机具,特别一种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构造主要由轨道板、调整层和承载层等结构层构成,轨道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层铺设在线下基础之上。其中调整层作为无砟轨道结构弹性调整和传力支撑的关键性结构层,直接影响高速列车快速安全运行。
目前,调整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层,能够简化施工工艺,便于控制工程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连接为一体,形成整体结构,提高了轨道的整体性,能满足无砟轨道对平稳性、舒适性的要求,并有效地解决轨道板与沥青砂浆调整层易剥离、轨道板纵向端部易产生翘曲等问题。
无砟轨道和施工中,先将轨道板支设在承载层上方一定距离,调整到位后在轨道板四周安装模板,然后在轨道板纵向间隔设置的通孔上方架设安装用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漏斗,自密实混凝土泵送至漏斗内进行灌注作业。进入漏斗的自密实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漏斗下部的灌注管下落,由轨道板通孔进入承载层表面与轨道板下表面之间的灌注空间内,灌注过程中,灌注空间内的空气逐渐被挤出。灌注空间内的空气能否及时和均匀地排出,将直接影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灌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以提高和确保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灌注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由两块边模板和两块侧模板拼装而成,其特征是:所述边模板上沿板面纵向、竖向间隔布设观察及排气孔,在边模板靠近两纵向端的上部布设有角部观察及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观察及排气孔可方便地观察到灌注进度,以利控制灌注速度,并使灌注空间内空气能均匀地排出,角部观察及排气孔的设置使灌注空间四个角度的空气更容易排尽,使自密实混凝土填筑密实,因此可有效地提高和确保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灌注质量。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边模板11、侧模板12、观察及排气孔13、角部观察及排气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由两块边模板11和两块侧模板12拼装而成。所述边模板11上沿板面纵向、竖向间隔布设观察及排气孔13,在边模板11靠近两纵向端的上部布设有角部观察及排气孔13。施工中,当观察到某层观察及排气孔13或者角部观察及排气孔13中流出自密实混凝土时,用堵塞封堵该层观察及排气孔13或者角部观察及排气孔13。
通过观察及排气孔13可方便地观察到灌注进度,以利控制灌注速度,并使灌注空间内空气能均匀地排出,角部观察及排气孔14的设置使灌注空间四个角度的空气更容易排尽,使自密实混凝土填筑密实,因此可有效地提高和确保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灌注质量。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模板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