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5585.9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征;刘文信;袁敬伟;谷立秋;魏拥辉;宋微;张寅龙;张雪松;武国庆;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1/14 | 分类号: | G01G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杨国强;张淑珍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对连续输送的物料(尤其是轻质物料)重量进行称量的装置,所述称量装置为皮带秤。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用于对连续输送的物料的重量进行称量的传统皮带秤中,称重传感器直接设置在紧邻于皮带的下方。该称重传感器主要用于称量皮带和物料的总重量,由此适合用于对容重(单位体积内物质的重量)较大的物料进行称量。但是对于轻质物料而言,由于物料本身的重量较轻,因此在物料处于皮带上时,皮带产生的张力将会对物料的计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一原因,现有技术中的皮带秤在对轻质物料进行称量时很难将精度控制在10%以内。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053532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子皮带秤,该皮带秤包含安装在皮带下部的称量传感器以及与皮带接触的测速传感器。由该专利的附图1可以看出,该皮带秤中的称重传感器位于紧邻皮带的下方,因此,所述称重传感器无法满足对轻质物料进行准确称量的要求。同时,由于测速传感器需要与皮带接触来测量皮带的速度,因此在长期使用时,该测速传感器很容易由于磨损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因此,对于轻质物料重量的称量来说,虽然传统的皮带秤能够实现对连续输送的轻质物料的称量,但是由于皮带的张力对物料称量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使得很难将轻质物料的重量称量精度控制在10%以内,因此难以将传统的皮带秤用于对连续输送的轻质物料的准确称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皮带秤不能实现对轻质物料在连续输送时进行准确称量的技术问题,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在连续输送时对轻质物料进行快速准确称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通过研究开发出了适用于对连续输送的轻质物料进行准确称量的装置。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秤,包括:秤体、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称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积算仪,其特征在于:该皮带秤还包括一支撑部和一配重部,所述支撑部对秤体进行部分支撑,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秤体的下方,对所述秤体进行部分支撑并测定所述秤体的压力,所述配重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沿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用于减小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皮带秤空载时的读数,所述积算仪同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相连,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计算转化为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重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或所述从动轮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正对进料口中心的位置;所述秤体的材料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所述皮带的材料为PVC。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秤不仅能够实现对连续输送的轻质物料的准确称量和定量输送,而且该皮带秤结构简单,容易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皮带秤通过设置速度传感器还实现了对轻质物料的定量输送的控制,从而满足了实际生产中定量给予物料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CN 203053532U的附图1中所示的皮带秤结构(作为现有技术)。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皮带秤结构。其中进料口1处的箭头表示物料的进料方向,皮带上方的箭头表示物料输送方向,皮带秤左侧的箭头表示物料离开皮带秤的下料方向。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附图和如下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皮带秤包括:称重传感器2、速度传感器3、支撑部4、积算仪5、秤体6、驱动轮(包括主动轮7和从动轮7')、配重部8和皮带9。其中,通过设置在秤体6下方的称重传感器2和支撑部4对皮带秤进行支撑。在没有物料流经皮带9时,通过调整配重部8的重量以及支撑部4和重量传感器2在秤体6上的位置,使称重传感器2受到的压力值减小。此时,通过称重传感器2测定出皮带秤在空载时的读数(以下简称“皮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柜内部触点温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用燃油箱油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