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居空气净化蔬菜种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6841.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腾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居 空气净化 蔬菜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空气净化蔬菜种植机。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机一般是利用滤网过滤、微尘吸附和输出负离子等方式来使得室内空气清新,功能较为单一,不尽符合绿色家居环保概念。其实室内种植蔬菜,一方面可提供优质无害的放心蔬菜,另一方面植物生长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又可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空气中的含氧度,令空气更加清新,再者绿色植物点缀家居,更显得赏心悦目。可惜的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机基本都在大型户外批量生产的产业化使用,没有与普通家居匹配,其空气循环系统通常仅限于机内循环,并无输出,即使有输出也没有有效的过滤净化手段,没考虑到与人们生活的契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家居空气净化功能的蔬菜种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居空气净化蔬菜种植机,包括作为氧气源的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内部空间整体分为上部的产氧区和下部的蓄水箱,产氧区包括光照系统、喷淋系统以及水平放置的种植托盘,种植托盘与培育箱壁之间留有供气流流动的间隙;蓄水箱与喷淋系统管道连接;所述培育箱的后壁上部设有可自箱内向外抽风的供氧风扇,培育箱设有将外界与产氧区连通的进气腔,进气腔的进气入口设在培育箱的后壁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腔的顶壁开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连通产氧区和进气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产氧区至少有一侧壁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所述培育箱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壁外侧还设有后盖,所述后盖对应供氧风扇和进气入口处设有弧形挡风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挡风板处设有多效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植托盘后方设有溢流孔,所述后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溢流孔和蓄水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家居空气净化蔬菜种植机设置有光照系统和喷淋系统,所种植的蔬菜能长时间处于光合作用的状态,能将家居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通过供氧风扇抽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还使得蔬菜营养丰富。特别设计的进气入口和供氧风扇的位置,使得机子安设在室内不影响外观,且不易产生扬尘,也不会出现由于持续对人迎面吹风而使人产生不适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为蔬菜提供种植环境的同时也能用于净化家居空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家居空气净化蔬菜种植机,包括作为氧气源的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内部空间整体分为上部的产氧区和下部的蓄水箱3,产氧区包括光照系统、喷淋系统以及水平放置的种植托盘2,种植托盘2与培育箱壁之间留有供气流流动的间隙;蓄水箱3与喷淋系统管道连接;所述培育箱的后壁上部设有可自箱内向外抽风的供氧风扇1,培育箱设有将外界与产氧区连通的进气腔,进气腔的进气入口设在培育箱的后壁下部。箱状的培育箱将蔬菜围闭起来,降低自然环境对蔬菜的影响,并且有效防止虫害。由于光照系统和喷淋系统能使蔬菜长期处于光合作用的状态,能将家居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后壁下部进风、上部抽风的结构可以避免将室内的灰尘扬起,同时也因为氧气较二氧化碳要轻,上部抽风能更好地将氧气抽出培育箱外。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腔的顶壁开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连通产氧区和进气腔。外界气流进入进气腔后需向上拐折才能进入产氧区,能有效降低气流中的悬浮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腾,未经李英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6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