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安瓿安全开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7620.0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郝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林涛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安瓿 安全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安瓿开瓶器,具体是一种旋转式安瓿安全开瓶器。
背景技术
安瓿是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盛装注射用药或注射用水等,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从安瓿里吸取药物。目前,传统常规操作是先用酒精棉签消毒安瓿,用手拿消毒砂轮划一圈锯痕,再重新消毒后,用纱布块包垫双手将安瓿掰断,才进行吸药,通常会出现用力过大而使安瓿破碎,或在滑动砂轮时转动不规则,导致锯痕不规则,在掰断安瓿时会有不规则尖锐开口,极易造成医护人员受伤,况且在临床紧张的抢救、繁忙的治疗需要从大量安瓿中吸取药物的护理工作中,传统操作方法在材料节约、工作敏捷性、工作效率等方面尚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转式安瓿安全开瓶器,将弹性按压板与内凹式弧形砂轮片相结合,可在安瓿上划出整齐的一圈锯痕,实现安瓿快速掰断,解决传统操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安瓿安全开瓶器,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壳体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在开口端于侧壁上对称开设按压口,按压口里设置弹性按压板,在按压板的内侧设置相向的砂轮片,砂轮片设计为内凹式弧形结构,即砂轮片的相向端为内凹式弧形,需要掰断安瓿时,将安瓿的瓶颈置于壳体内,然后将按压板往内压,使按压板上的砂轮片压住安瓿并且两块砂轮片在同一个横截面上,此时旋转安瓿或壳体即可在安瓿上划出一圈整齐的锯痕,从而避免常规操作时易出现锯痕不规则的现象;在壳体的封闭端开设圆形口,划出锯痕后将安瓿的瓶颈放入圆形口中再横向用力即可轻松掰断安瓿,安全便捷地从安瓿里吸取药物。
所述砂轮片的内凹式弧形结构为内凹式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弹性按压板与内凹式弧形砂轮片相结合,可在安瓿上划出整齐的一圈锯痕,实现安瓿快速掰断,解决传统操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壳体;2、按压口;3、按压板;4、砂轮片;5、圆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1,壳体1采用硬塑材料一次注塑成型,壳体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在开口端于侧壁上对称开设按压口2,按压口里设置弹性按压板3,在按压板的内侧设置相向的砂轮片4,砂轮片设计为内凹式圆弧形结构;在壳体的封闭端开设圆形口5。
操作时,将安瓿的瓶颈置于壳体1内,然后将按压板3往内压,使按压板上的砂轮片4压住安瓿,此时两块砂轮片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然后旋转安瓿或壳体即可在安瓿上划出一圈整齐的锯痕,划出锯痕后将安瓿的瓶颈放入圆形口5中,横向用力即可轻松掰断安瓿,安全便捷地从安瓿里吸取药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林涛;,未经郝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7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