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压缩机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8958.8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辉;李镇杉;张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用电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在定子铁芯外圆设置螺旋环绕型或全包覆式冷却通道的电机,其转子电气损耗产生的热量需先经过辐射、对流的方式传递到电机定子铁芯内圆周,而后再与电机定子铁芯内圆周的杂散损耗、定子电气损耗、定子齿部损耗等产生的热量一起,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定子铁芯外圆,最后再与电机定子铁芯外圆的螺旋环绕型或全包覆式冷却通道内流过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实现电机的冷却。
然而,由于传统的电机冷却是在定子铁芯外圆换热而使得电机“内热外冷”,进而使得电机最应该冷却的定子绕组温度偏高、可靠性较差,为使得电机的定子绕组温度保持在绝缘耐受温度以下就不得不加大冷却电机的制冷剂量,进而导致离心制冷(和热泵)压缩机设备的能效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心压缩机用电机,所述离心压缩机用电机的可靠性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注入口且底部形成有回流口;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流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注入口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转子的轴向两端;以及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转子之间限定出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流道至第三冷却流道,冷却介质例如制冷剂可以由内至外地对转子和定子进行冷却,且耐热耐温能力较薄弱的部位例如转子和定子绕组等可以优先冷却,从而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端设有分配件,所述分配件与所述转子之间限定出分配腔,所述分配腔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注入口伸入所述分配腔内。
可选地,所述分配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侧形成有连通孔,所述注入管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伸入所述分配腔内,其中所述连通孔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中心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压缩机用电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离心叶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离心叶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离心叶片设在所述分配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离心叶片设在所述转子的远离所述分配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通过第四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冷却流道形成在所述转子上且贯穿所述转子的外周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四冷却流道分别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多个第四冷却流道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三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通过第五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五冷却流道形成在所述定子铁芯上且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壁和外周壁。
可选地,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五冷却流道的数量,所述第五冷却流道与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至少部分流道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冷却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对应的所述第四冷却流道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用电机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机的转子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2中C-C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2中D-D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离心压缩机用电机;
1:壳体;11:注入管;12:回流口;
2:转子;21:第一冷却流道;22:第二冷却流道;23:第四冷却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8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同步电机系统的冷却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