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9006.8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枝琳;董静;姚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州方圆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井盖 监控 系统 手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信息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窨井盖移位或丢失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井盖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无线遥控功能的智能井盖及其监控系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解决方案。通常智能井盖除了具有安全防护功能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譬如井内水位监测、井盖身份识别等。此类智能井盖有可能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对于不具备GPS功能的智能井盖来说,如果需要建立一个城市井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外部设备对井盖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绘制成井盖分布的GIS地图。
对于通过检测倾角来判断井盖开启状态的智能井盖来说,如果窨井位于具有较大倾角的斜坡上,且井盖必须平行于路面铺设的情况下,会出现井盖未开启也报警的问题。
对于具有窨井水位监测功能的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由于窨井深度不同、地形特殊或其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报警阀值进行水位预警。
井盖身份识别采用了RFID技术,这项技术的引入给智能井盖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也启发了新的思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以实现井盖身份识别、控制参数设置和井盖GPS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包括:微控制器单元模块、RFID模块、LCD模块、键盘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GPS模块以及WI-FI模块。
电源模块,为微控制器单元模块、RFID模块、LCD模块、键盘模块、GPS模块、存储模块以及WI-FI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RFID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电子标签的读写;
LCD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信息和功能的显示;
键盘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信息的编辑和功能的选择;
GPS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井盖地理信息的获取;
存储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数据的存储;
WI-FI模块,与微控制器单元相连接,用于与平台服务器通信,进行数据交换和手持设备的系统升级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设备适用的智能井盖监控系统中,智能井盖需包含电子标签和RFID阅读器。智能井盖安装时,在电子标签中建立井盖的身份信息,智能井盖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身份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位于云端的服务器。云端的智能井盖监控平台服务器,通过井盖的身份信息进行地理定位和信息管理,并对井盖的开启、井内水位、电池电量等状态进行监控。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设备可以为上述智能井盖监控系统中的智能井盖建立电子标签。
针对井盖身份识别、控制参数设置和井盖GPS定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设备在智能井盖的电子标签中写入井盖安装时间、业主单位、管线名目、检修记录等基本信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设备的GPS定位功能获取井盖的具体位置信息,录入到电子标签中;另外,可根据井盖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设置井盖的倾角阀值和窨井的水位阀值。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
1、获取井盖的GPS地理定位信息,建立城区井盖的地理信息系统。
2、实现智能井盖电子标签的建立,电子标签的内存信息包括井盖基本信息(安装时间、权属单位、管线名目、地理位置等)、控制参数(倾角阀值、水位阀值)以及其他信息。
3、读取智能井盖电子标签的内存信息,供巡查人员和检修人员对井盖进行身份识别。
4、能够与智能井盖监控平台进行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和手持设备的系统升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手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持设备在智能井盖监控系统中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州方圆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九州方圆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9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