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桥式干熄焦送料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9476.4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0 | 分类号: | C10B33/00;C10B31/00;C10B3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桥 式干熄焦送料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斜桥式干熄焦送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干熄焦炉装料过程为:推焦装置将炽热的焦炭从焦炉炭化室中推出,落在焦罐台车上面的焦罐中。装满红焦的焦罐台车由电机车牵引至干熄焦装置前,并与牵引装置的导轨对正,牵引装置将焦罐从电机车轨道上移到提升机提升井的中心线上,由焦罐提升机将焦罐提升并送到干熄炉顶,通过炉顶装入装置将焦炭装入干熄炉。提升机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完成焦罐的提升、横移、装入动作,并且在焦炭装入结束后将空焦罐送回焦罐台车上。整个红焦装入过程的完成需要多个设备合作完成,且行程长、投资大、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桥式干熄焦送料提升装置,采用直线运输方式,设备简单,行程短,效率高,投资及维修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斜桥式干熄焦送料提升装置,包括斜桥式爬升架、轨道、提升装置、运载小车和焦罐,所述斜桥式爬升架的顶点位于干熄炉炉顶上方,轨道铺设在爬升架上,运载小车前端与提升装置的钢丝绳一相连,并可沿轨道走行,焦罐通过固定在运载小车上的滚筒装置悬挂在运载小车下方。
所述提升装置由卷扬机、定滑轮、钢丝绳一和配重组成,钢丝绳一绕过卷扬机和定滑轮,一端连接运载小车,另一端悬挂配重。
所述定滑轮为3个,钢丝绳一从悬挂配重的一端起分别绕过第一定滑轮、卷扬机、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末端与运载小车相连。
所述轨道位于上方的终点处设车挡。
所述滚筒装置由固定在运载小车上的电动滚筒和钢丝绳固定轴、钢丝绳二、钢丝绳三和吊钩组成,钢丝绳二一端连接吊钩,另一端固定在钢丝绳固定轴上;钢丝绳三一端连接吊钩,另一端缠绕在电动滚筒上。
所述吊钩内圈设有与焦罐上的吊耳互相啮合的齿形结构。
所述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在焦罐提升过程中的夹角为35~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直线运输方式,行程短,效率高;
2)设备简单,投资及维修成本低;
3)通过设置在运载小车的滚筒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装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吊钩和吊耳连接示意图。
图中:1.斜桥式爬升架2.轨道3.车挡4.钢丝绳一5.卷扬机6.配重7.定滑轮一8.定滑轮二9.定滑轮三10.运载小车11.电动滚筒12.钢丝绳固定轴13.钢丝绳二14.钢丝绳三15.吊钩16.吊耳17.焦罐18.干熄炉炉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斜桥式干熄焦送料提升装置,包括斜桥式爬升架1、轨道2、提升装置、运载小车10和焦罐17,所述斜桥式爬升架1的顶点位于干熄炉炉顶18上方,轨道2铺设在爬升架1上,运载小车10前端与提升装置的钢丝绳一4相连,并可沿轨道2走行,焦罐17通过固定在运载小车10上的滚筒装置悬挂在运载小车10下方。
所述提升装置由卷扬机5、定滑轮、钢丝绳一4和配重6组成,钢丝绳一绕过卷扬机和定滑轮,一端连接运载小车,另一端悬挂配重。
所述定滑轮为3个,钢丝绳一4从悬挂配重6的一端起分别绕过第一定滑轮7、卷扬机5、第二定滑轮8和第三定滑轮9,末端与运载小车10相连。
所述轨道2位于上方的终点处设车挡3。
所述滚筒装置由固定在运载小车10上的电动滚筒11和钢丝绳固定轴12、钢丝绳二13、钢丝绳三14和吊钩15组成,钢丝绳二13一端连接吊钩15,另一端固定在钢丝绳固定轴12上;钢丝绳三14一端连接吊钩15,另一端缠绕在电动滚筒11上。
所述吊钩14内圈设有与焦罐16上的吊耳15互相啮合的齿形结构。(见图2)
所述钢丝绳二13和钢丝绳三14在焦罐17提升过程中的夹角为35~50°,可按此角度确定电动滚筒11与钢丝绳固定轴12的安装距离和钢丝绳二13、钢丝绳三14的长度。
装料时,将各部分连接好,将焦罐17的吊耳16与吊钩15啮合连接,启动卷扬机5电机,卷扬机5转动,并带动钢丝绳一4绕各组定滑轮滑动,最终拉动运载小车10沿轨道2向斜桥式爬升架1的顶部移动,与运载小车10相连的最后一段钢丝绳一4与轨道2方向平行,运载小车10匀速移动,因为钢丝绳一4末端有配重6,因此整个提升过程更加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94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