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预热的并可二次使用冷却水的蒸馏水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9581.8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9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沿海;毕甜甜;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32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太阳能 预热 二次 使用 冷却水 蒸馏水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预热的并可二次使用冷却水的蒸馏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市场上以及各大科研院所使用的蒸馏水发生器均需要使用自来水或者其他种类的低温水冷却,而制取蒸馏水时在给低温水加热产生水蒸气的过程中采用热电偶加热法或者通过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木材等燃料的形式加热进而产生水蒸气,而后的冷却过程又将余热通过冷凝水排入下水道,在此过程中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程度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全部随冷凝水排入下水道,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这样的生产过程对于目前正处于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我国来说水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并且对于大量的能源物质如石油天然气仍旧依靠进口的我国来说能源的浪费也是相当严重的。例如在实验室制取1吨蒸馏水需要消耗的热量为4237J/Kg/K×80K×1000Kg=338960000J的热量,而电加热器的功率按照20KW、其电热转换率按照50%计算的话,则需要消耗电能高达677920000W,相当于电能855.96AH(安时,电压为220V),这些电能最终全部以热量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去。
中国专利号:200810032138.4,申请日:2008年08月2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高效节能多用太阳能热水器,该发明包括储热水箱、蒸发水箱、预热水箱、蒸馏水箱、全玻璃双真空太阳集热管五个部分;其中储热水箱内装有蒸汽换热器和生活热水换热器;蒸发水箱内装有辅助电热管和导流板;预热水箱内装有蒸馏水换热器;蒸馏水箱内装有自来水进水换热器;自来水进水换热器、预热水箱、生活热水换热器依次连接连通,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全玻璃双真空太阳集热管连接连通蒸发水箱,蒸发水箱、蒸汽换热器、蒸馏水换热器、蒸馏水箱,依次连接连通为用户提供饮用蒸馏水。该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率太阳能转化率的热水器,并没有在节水节能制作蒸馏水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专利号:200420084966.X,申请日:2004年7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太阳能制备蒸馏水装置,该技术方案包括支架、蒸馏水贮水箱、水位水箱、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和散热器及管道,所说的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固定在支架上,真空管太阳集热器、散热器和蒸馏水贮水箱依次由管道相连,水位水箱单独与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由管道相连,以补充蒸发的非蒸馏水。该专利中的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几乎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装置可以在低温地区,特别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使用,附加的贮热水箱回收了蒸汽冷凝时放出的热,得到了生活热水,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却也没有针对大量制作蒸馏水时如何节约用水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制作蒸馏水费水费能源的中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预热的并可二次使用冷却水的蒸馏水制备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太阳能预热的水进入蒸汽室,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冷却水温度达到一定值后,二次利用生产蒸馏水,又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预热的并可二次使用冷却水的蒸馏水制备装置,包括进水口、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室、冷却室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的进水口通过集热器进水管与太阳能集热器相通,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蒸汽室进水管与蒸汽室相通,所述的蒸汽室与冷却室相通,所述的冷却室内部设置有蒸汽管,蒸汽管底部设置有蒸馏水出口;所述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总进水管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相通,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进水管、冷却管和冷却室出水管,所述的冷却管呈螺旋状由下向上盘旋在上述的蒸汽管外周,冷却管下端通过冷却水进水管与储水箱相通,冷却管上端通过冷却室出水管与冷却水总进水管相通;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热水回收总管与集热器进水管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循环系统和第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的第一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箱,第一储水箱通过第一储水箱进水管与冷却水总进水管相连,第一储水箱通过第一储水箱出水管与冷却室进水管相连;所述的第二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储水箱,第二储水箱通过第二储水箱进水管与冷却水总进水管相连,第二储水箱通过第二储水箱出水管与冷却室进水管相连;所述的第一储水箱通过第一储水箱回收水管与热水回收总管相通,所述的第二储水箱通过第二储水箱回收水管与热水回收总管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处设置有第一水泵,热水回收总管处设置有第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9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