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19640.1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炉 炉顶 透视 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顶监视装置,尤其涉及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熄焦炉内红焦位置常用高温料位器测量,将测量探头安装在料仓的仓壁上,探头与仓壁相对形成了一个电容场,探头为正极,仓壁为负极。料位的上下变化使二极之间的电容量产生增或减,当料位到达探头位置时,电容量为最大值,检测电路中的继电器动作,输出一个开关信号,表明料位已达到的位置,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但是料位器只能显示一个数值,对于炉内经常存在的塌料、悬料等异常状况不能直观显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能够使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到炉内的料位高度及炉内布料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包括安装在干熄炉炉盖通孔中,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耐高温摄像头、氮气循环室、冷却水装置、保温层和隔热层,耐高温摄像头下方设有双层耐高温玻璃,双层耐高温玻璃之间抽真空,其侧下方设有氮气吹扫管。
所述氮气循环室通过设在上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外部的氮气循环管路。
所述冷却水装置为盘管结构,通过设在上方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外部冷却水循环管路。
所述保温层为岩棉、玻璃棉或气凝胶毡的一种。
所述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通过摄像画面直接观察料位高度及炉内布料情况,同时还可观察炉墙情况;
2)采用多种保温隔热及冷却措施,确保耐高温摄像头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
3)采用氮气吹扫管保证耐高温摄像头下方的双层耐高温玻璃保持清洁、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熄炉炉盖 2.耐高温摄像头 3.氮气循环室 4.氮气进气口 5.氮气出气口 6.冷却水装置 7.冷却水进水口 8.冷却水出水口 9.保温层 10.隔热层 11.氮气吹扫管 12.双层耐高温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包括安装在干熄炉炉盖1通孔中,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耐高温摄像头2、氮气循环室3、冷却水装置6、保温层9和隔热层10,耐高温摄像头2下方设有双层耐高温玻璃12,双层耐高温玻璃12之间抽真空,其侧下方设有氮气吹扫管11。
所述氮气循环室3通过设在上方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连接外部的氮气循环管路。
所述冷却水装置6为盘管结构,通过设在上方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连接外部冷却水循环管路。
所述保温层9为岩棉、玻璃棉或气凝胶毡的一种。
所述隔热层10为陶瓷纤维毯。
本实用新型干熄炉炉顶透视监视装置安装在干熄炉炉盖1适宜观测的位置,炉盖1上开设通孔,通孔四壁先铺设一圈隔热层10,再铺设一圈保温层9,在保温层9形成的孔洞下方安装双层耐高温玻璃12,双层耐高温玻璃12的两层玻璃之间预先抽真空,增强隔热效果。
双层耐高温玻璃12上方贴着保温层9架设盘管形的冷却水装置6,其出水口8和进水口7从上盖伸出,分别连接外接冷却循环水管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耐高温摄像头2固定在上盖中心位置,四周密封,上盖、耐高温摄像头2、保温层9与双层耐高温玻璃1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即为氮气循环室3,通过设在上盖的氮气进气口4和氮气出气口5连通外部的氮气输送管路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使氮气循环流通。另外氮气输送管还另外连接氮气吹扫管11,氮气吹扫管11从隔热层9外部的干熄炉炉盖1上伸入炉内,其管口设在双层耐高温玻璃12的侧下方,并朝向双层耐高温玻璃12,用于使耐高温摄像头2下方的双层耐高温玻璃12保持清洁、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以太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9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卸安装用手套
- 下一篇:用于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