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633.3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军;嵇成高;余湘;谢光辉;车英贤;孔谭;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测井 仪器 防松脱 扶正 卡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
背景技术
在测井作业中测井仪器频繁使用会导致故障逐渐增多,由于仪器外壳与内部骨架或皮囊粘连,很难利用常规操作方法进行拆卸,只能通过强行或破坏性的拆除方式(敲击和震动仪器、剖开仪器外壳等方法)将仪器外壳和内部器件分离,易造成内部器件损坏(如声波仪器的陶瓷晶体、感应仪器的感应线圈系、放射性仪器的探测器)和仪器外壳变形(如声波仪器、绝缘短节等部件)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通过安装相应的拆分保护装置对仪器加以保护。但由于常规拆卸工具中卡环内层表面光滑(表面粗糙度低,摩擦力小),易造成卡环松脱,重复性的卡牢仪器,也易造成仪器内部器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包括主体、两个动力支架、两个扶正耳环和锁扣,所述主体为一由两个半圆筒拼接而成的空心圆柱体,两个半圆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锁扣紧固,两个所述动力支架关于两个半圆的拼接面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半圆上,且两个所述动力支架的中心线的连线过所述主体的轴线,两个所述扶正耳环在其中一个半圆筒上的动力支架的两侧对称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两个半圆筒合拢并用锁扣紧固,以卡抱筑牢仪器外壳,锁紧度高,可以有效的提高卡环整体的扶正效果和加强拆卸卡环的防动功能,加强拆卸工具整体的扶正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锁扣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对所述两个半圆筒进行紧固,所述两个半圆筒通过一合页铰接,简单易行。
进一步,所述两个半圆筒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具体可以为:其中一个半圆筒的防滑层包括两列三排均匀布置的凸棱块,另一个半圆筒的防滑层包括一列三排均匀布置的凸棱块。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防滑层可以增加主体的内表面与仪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卡环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防动性。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两端均形成倒角,可以避免主体的端部碰伤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的俯视图;
图3和图4为根据本实用性实施例的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的两个半圆筒的内凸棱块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石油测井仪器防松脱扶正卡环,包括主体1、两个动力支架2、两个扶正耳环3和锁扣4,所述主体1为一由两个半圆筒拼接而成的空心圆柱体,两个半圆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锁扣4紧固,两个所述动力支架2关于两个半圆的拼接面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半圆上,且两个所述动力支架2的中心线的连线过所述主体1的轴线,两个所述扶正耳环3在其中一个半圆筒上的动力支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
其中,动力支架2用于连接驱动装置,例如图1中所示的油缸6;扶正耳环3用于穿过扶正杆7。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两个半圆筒合拢并用锁扣4紧固,以卡抱筑牢仪器外壳,锁紧度高,可以有效的提高卡环整体的扶正效果和加强拆卸卡环的防动功能,加强拆卸工具整体的扶正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锁扣4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对所述两个半圆筒进行紧固,所述两个半圆筒通过一合页5铰接,简单易行。
进一步,所述两个半圆筒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防滑层具体可以为:其中一个半圆筒的防滑层包括两列三排均匀布置的凸棱块14,另一个半圆筒的防滑层包括一列三排均匀布置的凸棱块14。在该技术方案中,增加防滑层可以增加主体1的内表面与仪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卡环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防动性。
进一步,所述主体1的两端均形成倒角13,可以避免主体1的端部碰伤仪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