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0931.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薰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子午线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以下还简称为“轮胎”),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保持湿路面性能的同时改善了耐嵌石性(stone trapping resistance)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增强诸如车辆在湿路面上行驶期间的排水性和操纵稳定性等的所谓的湿路面性能,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胎面部上形成胎面花纹。在改善湿路面性能的方法中,通常,设置在轮胎的胎面部上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槽以及在由主槽划分的陆部上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花纹槽、刀槽等。这里,术语“主槽”是指存在于胎面部上并且包括胎面磨耗标记的宽槽,该胎面磨耗标记是通过视觉检查能够判断胎面磨耗程度的突起。
当使用具有轮胎周向的主槽或轮胎宽度方向的横向花纹槽或刀槽等的这种轮胎时,石头可能嵌入刀槽或除了刀槽以外的这些槽(嵌石)。当发生嵌石时,随着石头穿透而产生的磨耗的发展,可能在槽底部出现由石头导致的裂纹,即所谓的石头钻孔(stone drilling)。当主槽的底部被石头钻孔切开时,带束层可能受到损坏,导致胎面部和带束层剥离。为此,传统上,已经尝试通过在槽的底部设置被称为“防石部(stone rejector)”的突起以防止石头嵌入槽中(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6770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上,已经尝试通过利用胎面部上的除了刀槽以外的槽、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刀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刀槽等来改善用于轻型卡车的、具有肋状花纹(rib-basic pattern)的轮胎的湿路面性能、耐嵌石性等。然而,目前未对设置在胎面部的刀槽的耐嵌石性进行充分地研究,难以同时改善湿路面性能和耐嵌石性两者。例如,当防石部设置在主槽上以改善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主槽的耐嵌石性时,排水性能降低,这是有问题的。如上所述,难以平衡传统轮胎的耐嵌石性和湿路面性能,仍然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湿路面性能的同时改善了耐嵌石性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发现:当设置在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上的周向刀槽和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倾斜刀槽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预定关系时或者当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主槽和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横向花纹槽满足预定关系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子午线轮胎是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在环状地形成的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包括由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三个主槽划分的陆部,
其中,在轮胎宽度方向两外侧的主槽被定义为肩部主槽,所述肩部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主槽被定义为中央主槽,形成于所述肩部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陆部被定义为肩部陆部,形成于所述肩部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陆部被定义为中央陆部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刀槽和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刀槽设置在所述肩部陆部和所述中央陆部;所述周向刀槽的宽度Wa和所述倾斜刀槽的宽度Wb满足由下式(1)表示的关系:
Wa<Wb (1);
设置从所述中央主槽开始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多个横向花纹槽,所述横向花纹槽在所述中央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终止。
这里,术语“接地区域”是指当轮胎安装在由JATMA年鉴(2008版,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协会标准)中规定的标准轮辋上、轮胎充填在JATMA年鉴中规定的与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级的最大负荷能力(内压-负荷能力对应表中粗体的荷重值)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的100%的内压、且施加最大负荷能力的80%时的轮胎的接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0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