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1585.X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容在;胡磷;莫轻增;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宏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49/06;A01B63/102;A01C15/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深耕和施肥功能的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是一种自行走农用动力装置,与各种农具配套使用可实现深耕、旋耕、开行、平整、施肥和洒药等作业;目前,一般的拖拉机要实现上述作业,只能单独配套一种农具来进行,例如:要进行深耕作业只能在拖拉机后面挂上深耕用耙犁,再开动拖拉机在田里耕一遍;接着如果还要进行旋耕作业,就只能将深耕的耙犁卸下,换上旋耕用的犁具再开动拖拉机在田里耕一遍,这种一次只能实现一次作业的耕作方式使拖拉机生产效率低下、耕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它可以解决目前拖拉机一次作业只能实现一种耕作方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拖拉机包括设在车架尾部的提升拉杆装置,所述提升拉杆装置连接有耕作支架,所述耕作支架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深松铲、旋耕刀、刮土铲和开沟器;在所述耕作支架上装有肥料存放箱,所述肥料存放箱设有分别伸至所述深松铲与所述旋耕刀之间的土壤喂料管和伸至所述开沟器后方的种植喂料管。
上述拖拉机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种植喂料管和土壤喂料管上均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种植喂料管和所述土壤喂料管分别与所述开沟器和所述深松铲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拉杆装置包括分别铰接在所述车架上的提升杆、连接杆和通过拉杆与所述提升杆铰接的推杆,所述提升杆和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耕作支铰接;在所述车架尾部装有与所述推杆铰接的举升油缸。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前方为拖拉机驾驶室面对的方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尾部安装有通过举升油缸驱动的可上下升降的提升拉杆装置,并通过与提升拉杆装置铰接有一个集合有深耕、旋耕、平整、开行和施肥用具耕作支架,可以一次实现深耕、旋耕、平整、开行和施肥作业;2、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耕地、施肥的生产效率,作业成本大幅降低;3、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深耕后马上施肥,并通过随后进行的旋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搅拌,提高了施肥效率;4、本实用新型在开行器后固定有施肥管,使开过的行内立即施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拉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的这种拖拉机包括安装在车架11尾部的提升拉杆装置,提升拉杆装置包括分别铰接在车架11上的提升杆14、连接杆9和通过拉杆13与提升杆14铰接的推杆10,提升杆14和连接杆9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耕作支架8铰接;在车架11尾部装有与推杆10铰接的举升油缸12,举升油缸12的固定端装在车架11上,举升油缸12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推杆10铰接;在耕作支架8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深松铲1、旋耕刀2、刮土铲3和开沟器4,旋耕刀2由液压马达驱动旋转,液压马达(图中未示出)装在耕作支架8上;在耕作支架8的上部安装有肥料存放箱5,肥料存放箱5分别装有两根伸至旋耕刀2与旋耕刀2之间的土壤喂料管7和伸至开沟器4后方的种植喂料管6,土壤喂料管7固定在深松铲1上,种植喂料管6固定在开沟器4上,在种植喂料管6和土壤喂料管7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未画出);种植喂料管6和土壤喂料管7分别与开沟器4和深松铲1相对应;种植喂料管6和土壤喂料管7均向下延且这两根管的出料口伸均高于开沟器4和深松铲1的最低处;举升油缸12和液压马达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泵连通,液压泵通过分动器与发动机相连接(图中未示出)。
作业时,可以一次完成深耕、旋耕、平整、开行和施肥作业,并可根据需要选取位于深松铲1与旋耕刀2之间的土壤喂料管7进行土壤施肥,使化肥在随后的旋耕过程中与土壤充分搅拌,以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或选取固定在开垄器后方的种植喂料管6对种植前的农作物进行施肥,并可通过种植喂料管6在开沟器4开行后直接在沟底施肥,提高施肥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宏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宏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1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微米碳纤维复合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