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007.8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倩芸;蔡锦亚;董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陈晓宇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圆体角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
背景技术
缝合针是手术必备的用品之一,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类缝合针均属于精密器械;但是现有的手术缝合针一般都只有针体,不自带缝合线,需要在进行缝合手术前,将缝合线穿入缝合针的针孔中才能实施手术,而缝合线与缝合针的针孔均非常细小,故每次都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来穿针引线,且现有的医疗缝合针的针头为圆形,导致缝合针在穿入患者皮肤时,较费力,而且容易被皮肤表面的张力吸住,破口紧紧贴住针头表面,使空气不便进入,容易形成真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包括针体和位于针体前端的针尖,所述针尖为三菱锥状,所述针体为弧形圆台状,所述针体后端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针体后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针体后端开有穿线孔,所述缝合线通过铆接或真空压缩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穿线孔中。
优选地,所述缝合线为单股编织的PGA缝合线,其表面涂有一层润滑涂层。
进一步,所述PGA缝合线上含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直径为5~15um的微孔。
优选地,所述针体中段外侧还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针体后端连接有缝合线,手术时可以直接使用,无需浪费时间进行穿针引线;三菱锥状针头可以轻松穿入患者皮肤、组织,破口大,便于空气进入,不会形成真空,不会被吸住;采用PGA可水解吸收缝合线,其遇水后可逐渐被水解吸收、降解,线体上均匀分布的微孔可以加快其被水解吸收的过程,缝合线表面润滑涂层使线体更为平滑,极易穿透组织,可缩短缝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滑纹的设置增大了缝合针与持针钳之间的摩擦力,不易使缝合针从持针钳中掉落,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从而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缝合圆体角针,包括针体1和位于针体1前端的针尖2,所述针尖2为三菱锥状,所述针体1为弧形圆台状,所述针体1中段外侧设置有防滑纹11,所述针体1后端开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中通过真空压缩的方式连接所述缝合线3,所述缝合线3为单股编织的PGA缝合线,其表面涂有一层润滑涂层,所述PGA缝合线上含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直径为5~15um的微孔,所述缝合线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针体1后端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