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垃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220.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浩;赵钧娴;王家成;夏天翔;杨雯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启浩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的装备,尤其是能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垃圾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活垃圾车只有一个敞开式车厢,缺乏垃圾分类装置,没有封闭、压缩、防滴漏等装置,产品过于简单。保洁人员在第一次垃圾源头收集时就无法将垃圾分类,收集到车厢时就搅放在一起,运输时大量暴露、散落、滴漏,运到垃圾转运站后,又搅到一起用大型环卫车集中运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这种方式造成的状况是:垃圾乱象比比皆是,垃圾车一身污秽,垃圾箱肮脏不堪,垃圾资源不能分类运输,更不能分类利用,垃圾成山没地方埋,垃圾焚烧没地方让建厂。垃圾填埋场更是惨不忍睹,除需不断维护外,附近百姓更是癌症多发、深痛恶绝。面对现状,大家都很重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包括没有好的装备和方法,面对巨大的垃圾产生量,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等良好愿望数年来收效甚微。从技术层面讲,问题的关键在最重要的垃圾源头收集上,在垃圾源头收集上就没能很好的进行垃圾分类,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公知的生活垃圾车在源头收集上缺乏分类装置,不能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生活垃圾车本身缺乏垃圾分类装置、没有封闭、压缩、防滴漏等装置,产品过于简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车,使垃圾车不仅能分拣12类以上的垃圾,还将垃圾压缩打包后封闭运输,还有水箱,清洁自身也可清洗路边的垃圾箱,还有雨篷,雨天也能保证良好的垃圾分类,还带有无线网络摄像机,便于现代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垃圾车,包括4轮电动车车体,在4轮电动车车体后方安装有仓棚式车厢,所述的仓棚式车厢内设有行李架、雨篷、专用蓄电池组、直流电源逆变器、垃圾分类桶、水箱、无线网络摄像机,所述行李架、雨篷、无线网络摄像机设置在车厢的顶部,所述专用蓄电池组、直流电源逆变器、垃圾分类桶的A组4个桶设置在车厢的前下部,专用蓄电池组通过导线和直流电源逆变器连接,无线网络摄像机通过导线和专用蓄电池组连接,垃圾分类桶的B组8个桶设置在车厢的最后面,所述水箱设置在车厢的前上部,其特征是:仓棚式车厢内还设有手动垃圾压缩机、垃圾分拣平台、厨房垃圾处理器,所述手动垃圾压缩机设置在车厢一个侧面的中部,所述垃圾分拣平台设置在车厢的后部,所述厨房垃圾处理器设置在垃圾分拣平台的水槽里,厨房垃圾处理器通过导线和直流电源逆变器连接,垃圾分拣平台的水槽上面设有水龙头,水龙头通过水管和水箱连接。
垃圾分拣平台水槽上面的水龙头和水箱连接的水管,从直流电源逆变器和手动垃圾压缩机的下方隐蔽排管连接。水箱分别设有辅助的左右二根支撑柱,分别设有进水、出水二个水 阀。垃圾分拣平台的水槽一边外挂有排污下水管,垃圾分拣一边外挂有垃圾长柄钳。垃圾分类桶的B组8个桶设置在车厢的最后面,挂在垃圾分拣平台的前面。车厢内装有排污下水延伸管,还装有不同颜色不同标记供存放不同种类垃圾的塑料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专为解决垃圾分类的落后现状而设计的,该车具有装备全、功能多、造价低、机动灵活、晴雨天都能用、改善工作环境等优点,可将垃圾分类12类以上、垃圾减量95%以上、体积压缩4∶1以上、封闭运输无滴漏无臭味,为后续垃圾资源分类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解决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封闭运输、垃圾利用等诸多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实际难题。在政府的领导和公众的大力支持参与下,该实用新型也许能推动一场生活垃圾处理的巨大变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新型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垃圾车的主视图;
图3为新型垃圾车的后视图;
图4为新型垃圾车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行李架,2、水管的前段,3、水箱,4、无线网络摄像机,5、雨篷,6、水箱左支撑柱,7、垃圾分拣平台水龙头,8、垃圾长柄钳,9、垃圾分类桶B组,10、电动车,11、水箱进水阀,12、垃圾分类桶A组,13、专用蓄电池组,14、水管的中段,15、手动垃圾压缩机,16、垃圾分拣平台,17、排污下水管,18、直流电源逆变器,19、厨房垃圾处理器,20、水箱右支撑柱,21、水管的后段、22、水箱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启浩,未经王启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