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公害排放油烟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496.7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肇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53/78;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害 排放 油烟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指由灶台,带自动清洗功能的油烟捕集器、第一道净化槽、中继风机、第二道净化槽、末端排放风机以及废液中和反应槽组成的成套无公害排放油烟净化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以煎、炸、炒、熘、烤为主的中餐烹饪过程会产生大量油雾、油脂裂解物、烟尘、食材溢出物、食材分解物等,这些物质与燃料燃烧尾气、空气混合后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油烟,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或不经过有效净化处理,就会增加大气PM2.5颗粒物毒性和浓度,污染大气环境。
目前,家庭厨房油烟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家用油烟机虽然采取了一些过滤措施,但油烟中的有害气体、多数有害烟尘、没有滤净的油雾和没有吸入油烟机的油烟成为大气和室内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政府部门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各种治理商业厨房油烟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目前所应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高压静电分离技术、物理过滤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光触媒分解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净化油烟中的大颗粒物质,且因为技术维护困难出现效率随时间衰减而无法实现持久净化的效果,最终都不能做到无公害排放。如现在商业餐馆普遍使用的高压静电分离装置,使用时,电极很容易被烟尘覆盖,其分离效果大大降低,由于结构和成本原因,用户不能经常性清理电极,这种装置多数成了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摆设,对于油烟中的分子级的有害成分更是无能为力。
烧烤食物也会直接向大气排放大量油烟。
油烟中的污染物主要化学成分为醛、酮、烃、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内酯、杂环化合物等有机混合物以及无机物如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其化学性质包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络合物和中性物质,这些成分中的有机物与碱性表面活性剂或酸性表面活性剂易发生皂化、缩合、亲核加成反应,或在络合剂的作用下被络合吸收,其中所含的酸碱性无机物则直接被活性剂吸收。油烟成分中包含三种物理形态,即气相、液相和固相,其宏观状态为气溶胶。油烟中最难处理的是气相成分,油烟中的主要污染物多以气态形式存在。现在已有的油烟处理技术都不能有做地净化这类气态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净化烹饪油烟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研究油烟发生机理、扩散模型和分析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无公害排放油烟净化机,利用碱性表面活性剂配伍络合剂(配方不公开)和酸性表面活性剂配伍络合剂(配方不公开)与清水制成净化液,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多效喷淋系统构成的净化槽中与油烟中的化学、物理成分发生皂化反应、中和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物理吸收,从而净化油烟,实现烹饪油烟无公害排放。
无公害排放油烟净化机,包括灶台、油烟捕集器、第一道净化槽、中继风机、第二道净化槽、末端排放风机和废液中和槽,灶台、油烟捕集器、第一道净化槽集成于一体,油烟捕集器风机和第一道净化槽位于灶台平面以下,油烟捕集器吸风口位于灶台平面侧上方,中继风机、第二道净化槽、末端排放风机集成于一体,整体位于灶台平面侧上方,油烟捕集器、第一道净化槽、中继风机、第二道净化槽、末端排放风机通过各自风道接头依次密封连接,被净化油烟依次从这些部件内部通过。
该灶台为灶具及炊具支承面,灶具是民用灶具、商用灶具或烧烤灶具,烧烤炊具是锅、加热容器或烧烤架。该油烟捕集器由吸风口、控制面板、油烟捕集器清洗器、清洗器阀门、捕集器风机和导风管组成,吸风口一定范围内形成有效负压区,笼罩炊具及其周围,抑制油烟扩散,油烟一产生立即被吸进吸风口, 最大限度减少空气在油烟中的含量。该第一道净化槽包含净化喷淋总管、多效液膜吸收网、喷淋分管、喷嘴、液位控制器、清水阀、配料槽、循环增压泵、过滤器、排污泵、导流隔板、排污电磁阀。该中继风机连接第一道和第二道净化槽,为净化油烟提供中级动力。该第二道净化槽包含净化喷淋总管、多效液膜吸收网、喷淋分管、喷嘴、液位控制器、清水阀、配料槽、循环增压泵、过滤器、导流隔板、排污电磁阀,第二道净化槽使用的净化液与第一道净化槽所使用的净化液二者之间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该末端排风机是将经过净化的油烟尾气排入空气中,与油烟捕集器风机、中继风机组成被净化油烟吸排动力系统。该废液中和槽由一个入口端排污泵、2只入口端排污电磁阀、中和反应槽、过滤器、出口端排污泵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肇,未经杨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