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654.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志诚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干胶 标签 贴标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及压贴标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通用的物流运单标签为层叠式单据,每层上表面涂有压敏涂层,并且一层为一联,最底层下表面涂有背胶,所述背胶用于物流运单标签与所运物品的黏贴,通过针式打印机击打,或者硬笔书写方式实现复制式填写每层物流信息。因压敏涂层易被污染,所以每层的信息易被污染导致模糊不清楚,并且生产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若用打印方式,打印时速度慢,打印机噪声大;成本高,浪费资源,需要大量使用标签时,黏贴费时费力,在运输物品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找准相应的一联撕下存档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为一体平面式多联标签,成本低,能简便的撕下所需的单联存放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贴标签装置,需要多张甚至大量使用黏贴标签时,简便快捷的黏贴,并统一收纳撕下的存放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和底纸,其特征在于,通过撕裂线将面纸分割出至少一个子面纸;所述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
优选的,所述面纸为热敏纸或热转印纸或铜版纸或铝箔纸或亚光纸。
优选的,所述子面纸至少一个与底纸边缘具有重合部。
优选的,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撕裂线划分成多个小部分。
优选的,所述子面纸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有环状绳子。
优选的,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贴标签的装置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贴标签装置,包括壳体、压贴杆和上述所述的标签;所述壳体为六个面板构成的中空的六面体,壳体的第一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弹簧网板,所述压贴杆穿过第二通孔上的弹簧网板与之固定;所述压贴杆包含传动杆和压贴部,传动杆和压贴部固定连接;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能同时覆盖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所述标签贴合在第二面板表面上,并且第二面板的第一开口处与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对应,并且与压贴杆的压贴部相对应。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垂直的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接近第二面板处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标签的宽度。
优选的,壳体外的第二板面与第三面板或者第二板面与第四面板相交固定处的相交线上,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与第二面板成一定角度,此角度大于90°小于180°。
优选的,标签依次穿过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处贴合,所述标签为多个面纸串联的粘合在一个底纸的表层,相邻的两个环状绳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不干胶标签的有益效果:
所述面纸划分为子面纸和所述面纸除去所述至少一个子面纸的剩余部分通过不干胶与底纸粘合,子面纸未与底纸粘合,在黏贴标签后可直接撕下子面纸作为存档依据,简单方便。
当子面纸被撕下作为存档依据时,因为子面纸上可优选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接有环状绳子,可以直接分类存放,不用再借助其他夹具或封装袋等。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贴标签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压贴杆与弹簧网板固定连接,可以在使用需要压贴标签时,先解开底纸,利用压贴杆直接压贴对应的贴合在第二面板上的面纸,需要多张甚至大量使用黏贴标签时,能简便快捷的黏贴,并能统一收纳撕下的存放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标签的一种面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压贴标签的装置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压贴标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面纸;2-底纸;3-子面纸;4-第一通孔;5-环状绳子;6-壳体;7-压贴杆;8-第一面板;9-第二通孔;10-弹簧网板;11-传动杆;12-压贴部;13-第二面板;14-第一开口;15-第三面板;16-第四面板;17-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志诚,未经余志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工器具合格证穿孔防逆捆扎防伪改安装结构
- 下一篇:动态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