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光电互补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系统及提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2879.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典军 |
主分类号: | F04B17/00 | 分类号: | F04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 互补 气动 液力游梁式提 水系 提水机 | ||
技术领域
一种风光电互补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系统及提水机,属于泵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抽水或者抽油机是用电或内燃机驱动抽油泵或者潜水泵或是离心泵来达到提水抽油的目的,耗费能源、不节能、设备维修率高。
为克服传统的抽水机或者抽油机耗费电能、不节能的缺点,发明人刘典军于2011年12月19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110424372.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动油田抽油机系统,其包括多台气动抽油机,每台气动油田抽油机包括底座101,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轴承座103,游梁104安装在轴承座103上,驴头105安装在游梁104一端,悬绳器106安装在驴头105上,游梁104两端分别安装有流线型的腔体107,在游梁104中安装有连接两腔体107的管路,管路和腔体107连通成一个密封腔,密封腔内充满流体物质,每个腔体7内安装有气囊,气囊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与换向滑阀8连接,换向滑阀8的进气口与气源相连;用来控制管路两边腔体中的气囊的进气和出气的两个换向滑阀分别安装在管路靠近中心的位置的两边,换向滑阀为凸轮控制的行程滑阀,其行程控制端位于凸轮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支架102上还安装有两个弧形凸轮109,两个弧形凸轮109分别安装在以轴承座103为圆心的圆周上225°和315°位置;工作时,压缩空气源通过三通接头总管分别接入第1台气动油田抽油机的两个换向滑阀的进气口,其中处于315°位置的换向滑阀被安装在机架上的315°位置的弧形凸轮打开,换向滑阀动作,进气通道开启,出气通道关闭,压缩空气充入处于315°位置的腔体中的气囊中,气囊膨胀,流体物质被挤压到处于135°位置的腔体中,与此同时,135°位置的换向滑阀处于常开状态,进气通道关闭,出气通道打开,通过相应的管路,循环到第2台气动油田抽油机中315°位置的腔体中的气囊中,第2台气动油田抽油机做功后再循环到第3台气动油田抽油机,以此类推,向下循环。
但是该发明专利申请的缺点是游梁两端的流线性腔体内设置有气囊,而为了提供动力,需要利用压缩空气不停地给气囊充气,并需要不停地将气囊内的压缩空气排出,气囊经多次膨胀和收缩后,弹力降低,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构造更加容易的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及风光电互补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系统。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游梁、气液动力装置和第一活塞泵,其中,游梁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驴头,气液动力装置包括管路、设置在管路第一端的第一容器和设置在管路第二端的第二容器,其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管路液体连通,并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与压缩空气源相连;第一驴头通过钢丝与第一活塞泵相连。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游梁、气液动力装置和第一活塞泵,其中,游梁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驴头,气液动力装置包括2个管路、2个第一容器和2个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别通过一个管路液体连通;第一驴头通过钢丝与第一活塞泵相连;第一第一容器和第二第二容器分别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与压缩气源相连;第二第一容器与第一第二容器通过两个换向阀相连。
优选地,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还包括第二活塞泵,游梁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驴头,第二驴头通过钢丝与第二活塞泵相连。
优选地,活塞泵包括泵体、活塞和拉杆,其中,活塞置于泵体内,活塞的中央与拉杆相连,拉杆用于与钢丝相连。
优选地,钢丝通过滑轮活塞泵相连。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光电互补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系统,其包括制气装置和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其中,制气装置可以通过风能、太阳能和/或电制取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提供给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所述动液力游梁式提水机为上述任一的提水机。
优选地,风光电互补气动液力游梁式提水系统,还包括气动水力势能发电装置,所述气动水力势能发电装置还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游梁两端的容器内没有设置气囊,仅利用压缩空气驱动容器内的液体,利用两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变化从而提供动力,构造成本大大降低。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塞式水泵与抽油泵或者潜水泵或是离心泵相比,构造更加简单,而且不需要电力,不需要防腐,更加耐用,更加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典军,未经刘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2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