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电机用可变力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3070.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5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侯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75 | 分类号: | H02K7/075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可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用可变力轮装置,属于振动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振动电机被广泛运用于许多采用激振力的输送设备,采用激振力的输送设备可以将块状、颗粒状物料均匀的进行传输,振动电机主要由电机和与其连接的偏心装置组成,通过偏心装置的作用,可以调节激振力,现有的偏心装置其在开机时重心是固定的,所以在振动电机使用时,如需要使用不同激振力或者振幅不同时,需要将振动电机停止,然后调节偏心装置,改变重心位置,从而改变激振力。这样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电机用可变力轮装置,可在振动电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实时调节振动电机发出的激振力大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无需手动调节,有效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振动电机用可变力轮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液压缸、偏心块、复位弹簧、轴安装座、旋转接头和液压油管,圆柱形壳体由前壳和后壳组成,液压缸和复位弹簧相对固定在圆柱形壳体的内壁上,偏心块设置在液压缸和复位弹簧之间,其一端与复位弹簧接触,另一端与液压缸的缸杆连接;所述的旋转接头固定在前壳前端并使旋转接头的中心线与圆柱形壳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轴安装座固定在后壳外侧并使轴安装座的中心线与圆柱形壳体的中心线重合,液压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和旋转接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管由直角弯管和软管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轴安装座为带有轴向切口的夹紧轴套,夹紧轴套的切口边缘固定有夹紧板,两夹紧板通过夹紧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油缸、复位弹簧及偏心块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在振动电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如需调节振动电机发出的激振力大小,通过液压油缸挤压偏心块,进而调整本装置的重心,达到激振力调节的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采用液压缸进行调节,无需手动调节,有效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中:1、前壳,2、直角弯管,3、软管,4、旋转接头,5、复位弹簧,6、夹紧轴套,7、夹紧板,8、夹紧螺栓,9、偏心块,10、缸杆,11、液压缸,12、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壳体、液压缸11、偏心块9、复位弹簧5、轴安装座、旋转接头4和液压油管,圆柱形壳体由前壳1和后壳12组成,液压缸11和复位弹簧5相对固定在圆柱形壳体的内壁上,偏心块9设置在液压缸11和复位弹簧5之间,其一端与复位弹簧5接触,另一端与液压缸11的缸杆10连接;所述的旋转接头4固定在前壳1前端并使旋转接头4的中心线与圆柱形壳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轴安装座固定在后壳12外侧并使轴安装座的中心线与圆柱形壳体的中心线重合,液压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11和旋转接头4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管由直角弯管2和软管3组成;采用这种结构的液压油油管,不会影响到本实用新型的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轴安装座为带有轴向切口的夹紧轴套6,夹紧轴套6的切口边缘固定有两个夹紧板7,两个夹紧板7通过夹紧螺栓8固定连接;这种结构的轴安装座能方便的与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及拆卸。
先将电机的输出轴与本实用新型的轴安装座连接,使用时,当电机旋转时会带动本实用新型一起旋转,通过调节偏心块9的自身重心与电机输出轴回转轴线的相对距离来调节激振力的大小,二者的相对距离越大,激振力越大,相对距离越小,激振力越小。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当偏心块9处于初始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重心与电机输出轴的回转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激振力为0;工作时,通过液压缸11推动偏心块9移动,致使可变力轮调节设备的重心改变,偏离电机输出轴的回转轴线,以此来产生激振力,激振力的大小通过液压缸11来控制;当液压缸11泄压后,偏心块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力下及时回位,使激振力由大变小。控制液压缸11的压力,使其与复位弹簧5的弹力和偏心块9的离心力达到平衡点,即可使偏心块9位置固定,提供稳定的激振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3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加工机的防回风散热机构
- 下一篇:电机引线护套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