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4410.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娄永超;刘凤华;李金堂;闵济云;陈长磊;王超君;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17;H01B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港口 多功能 橡套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加快港口建设与发展,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已拥有14个亿吨大港,是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电气控制、电子监控、光电复合等技术的成熟,将各种功能所用电缆复合在一根电缆,将会对电缆的安装、使用及设备维护等带来很大的方便。港口需要大量的高杆灯用于照明,并在灯塔上安装监控设备,高杆灯的运行控制方式,通常是夜间开、白天关,即按预先设定好的开、关时间或通过光敏器件来控制,但是港口堆场等夜间作业范围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所有照明灯具全部打开,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同时,高杆灯照明场所与控制管理中心距离较远,高杆灯的现场调整和维修也不方便。现在各港口所用的高杆灯及其上的监控设备用的电缆基本是功能单一的通用橡套软电缆与光缆和网线等多根电缆,不利于管理和维护。背景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在于:现在港口所用的高杆灯及其上的监控设备用的电缆基本是功能单一的通用橡套软电缆与光缆和网线等多根电缆,各种线路和电缆错综复杂,占用大量空间,非常不利于管理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电源线、控制线、数据线、光缆等多种功能通过合理的结构复合在一根电缆之中,可方便电缆的管理,也能满足港口管理的系统升级,实现港口管理的信息自动化的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包括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内设置有多个电气单元,所述的电气单元包括了设置在电气单元中部的铜导体以及套设在铜导体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的乙丙橡胶绝缘层外填充有PP带填充层和无纺布包带层,所述的多个电气单元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加强元件,所述的外护套内还设置有光通信单元和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的光通信单元包括了设置在光通信单元中部的单模光纤以及套设在单模光纤外的光纤包覆着色层,光纤包覆着色层外填充有光缆加强纤维,所述的光缆加强纤维外依次套设有隔离层和光缆护套,所述的网络通信单元包括网络通信铜导体和套设在网络通信铜导体外的网络线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额定电压0.6/1kV,导体长期工作温度90℃,并且规格范围为1.0~16 mm2的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本实用新型港口用多功能橡套软电缆主要适用于港口高杆灯及类似应用场合的电源供应、监控信号传输等场合,是港口管理的信息自动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使用寿命长等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元件由中部的软钢丝绳和外部的橡胶绝缘层构成。加强元件,为增强电缆的机械性能,在电缆缆芯中心增加一根高强度的软钢丝绳,以承受电缆安装后的主要机械拉力,保证电缆的电气单元、网络通信单元、光通信单元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网络通信铜导体与网络线护套之间设置有聚乙烯绝缘层。网络通信单元采用优质的非屏蔽型对绞通信电缆,性能达到6类网线指标。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气单元中部的铜导体为退火无氧铜丝,其单丝直径不大于0.31mm。电缆电气单元的导体:采用退火无氧铜丝,其单丝直径不大于0.31mm。电缆电气单元的绝缘层采用电气绝缘性良好的乙丙橡胶绝缘材料,保证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耐弯曲移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光通信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气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网络通信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元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4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