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4461.7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波;成勇康;关国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明波;成勇康;关国煜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B35/00;F22B37/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333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循环 燃气 蒸汽 发生器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燃气蒸汽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蒸汽发生器,例如公告号为CN201487922的实用新型专利:双系统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采用主、副机双系统,主、副机系统分别通过管道与上层热交换器进水口连接,上层热交换器出水口经管道与下层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下层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水汽分离器连接。其工作原理是(见其说明书实用新型内容)利用水泵把补水箱内的水送入上层热交换器,并利用下层热交换器的余热把上层热交换器内的水加热,再经管道送入下层热交换器加热形成蒸汽,产生的蒸汽经蒸汽箱送入用汽厨具。该燃气蒸汽发生器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提高了燃气利用率。
图1中,背板1;上层热交换器6;隔层7;下层热交换器8;燃烧室9;火排10;主进水电磁阀11;副进水电磁阀12;主补水电磁阀13;副补水电磁阀14;主燃气阀总成15;副燃气阀总成16;主压力开关17;副压力开关18;主调节阀19;副调节阀20;主水泵21;副水泵22;水汽分流箱23;气化装置24;主单向阀25;副单向阀26;蒸汽出口27;主水位开关28;副水位开关29;主排垢阀32;副排垢阀33;冷水入口42。
现有燃气蒸汽发生器是靠铜管、铜片聚热导热来产生热水和蒸汽,其不能把铜管、铜片置于火焰中心把铜360度加热,只能逐层逐条铜管慢水流逐步加热产生热水和蒸汽。如果把铜管、铜片置于火焰中心把铜360度加热,铜管、铜片很容易造成积碳,积碳的铜管、铜片聚热、导热要降低40%以上。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人经过长时间研究,发明创造了本专利申请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蒸汽发生效率高的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补水箱、冷水入口、进水阀、补水阀、水泵、压力开关、调节阀、上层热交换器、下层热交换器、燃烧室、火排、燃气总成、点火脉冲总成、水汽分离箱、蒸汽出口、总电源、微机控制器和电源开关;
所述外壳上设置总电源、微机控制器和电源开关;
所述冷水入口连接进水阀,进水阀经补水阀与补水箱的入水口连接,补水箱下部通过水弯头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管道依次与压力开关、调节阀连接,调节阀通过管道与上层热交换器进水口连接;上层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经管道与下层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水泵通过导线与微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水汽分离箱顶部设蒸汽出口,水汽分离箱中部或下部具有连接水管的出口;
所述上层热交换器、下层热交换器上、下设置,所述燃烧室设置在下层热交换器底部,燃烧室下部设置有火排,所述火排一侧设置有点火脉冲总成,点火脉冲总成通过导线与微机控制器电连接;火排通过管道连接燃气阀总成,燃气阀总成通过导线与微机控制器连接;
所述燃烧室内还设置有至少一根蒸汽发生管,所述蒸汽发生管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下层热交换器出水口连接,蒸汽发生管出水口与所述水汽分离箱连接。
如上所述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管为不锈钢管,蒸汽发生管与火排间距1厘米至9厘米。
如上所述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机控制器,所述进水阀、补水阀均为电磁阀;所述补水箱上还设置有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进水阀、补水阀、水泵、点火脉冲总成和燃气阀总成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微机控制器连接。
如上所述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箱底部设置排垢阀,排垢阀与所述微机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如上所述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热交换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机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如上所述单循环型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设置有冲水电磁阀,冲水电磁阀一端经管道与冷水入口连接,另一端依次与上层热交换器、下层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与冲水电磁阀通过信号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明波;成勇康;关国煜,未经卢明波;成勇康;关国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4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可移动应急电源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