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固定拆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6082.1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甘守武;周湘阳;沈红;陈志军;张洪江;周均;罗永前;王勇;姚晶晶;蔺朝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固定 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零部件拆装工具,尤其是一种飞轮固定拆装器,属于机械零部件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轮是安装在发动机回转轴上的具有较大转动惯性的轮状蓄能器,当发动机转速增大时,飞轮的动能增加并把能量存储起来,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飞轮的动能减少,这时它把能量释放出来。在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飞轮的安装和拆卸都需要非常谨慎小心,由于飞轮的重量相对较大,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多个部件相互配合,才能将飞轮安装到指定的位置,而在拆卸时,由于要先拆卸飞轮周围的部件,再拆卸飞轮,但是当拆卸了飞轮周围的部件后,飞轮就容易松动、旋转甚至滑落,因此现目前工人在拆卸飞轮周围的部件时,还必须同时用手将飞轮撑住,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人的正常操作,而且也增加了拆卸难度,有时候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拆卸和安装工作,这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飞轮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都比较简便、省时省力的飞轮固定拆装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飞轮固定拆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器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块状结构,在本体的侧面设有两个用于匹配飞轮上轮齿的卡齿,所述的卡齿为锥形结构;在本体上连接有一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垂直于本体的端面并穿过本体,所述定位杆与本体为过盈配合;在两个卡齿之间的本体侧面还设有一段圆弧,所述的圆弧与对应的飞轮轮廓相匹配。
优化地,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定位杆位于本体上的三角形顶点到底边中点连线所构成的中线上,所述的两个卡齿相对于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这里将本体采用三角形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省用料,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本体占用的空间,避免与发动机上的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和摩擦。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卡齿之间的距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要与飞轮上轮齿的间距相匹配,即两个卡齿要刚好卡在飞轮齿轮之间的缝隙处。
优化地,在定位杆的下端设有一个扁平状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还设有一个连接孔。这里的连接部作用在于方便拿取和安装,不易打滑,上面的连接孔可以用于与其他辅助设备连接。
优化地,在所述本体的三个角上均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倒角的作用在于保护工具,防止其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减小尖锐度,不易划伤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定位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固定拆装器可以直接将飞轮定位卡死,它利用飞轮自身的轮齿,在拆装器上配套的卡齿与飞轮的轮齿相配合后,能够对飞轮进行定位,防止其转动。
2、安装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固定拆装器利用发动机壳体上的定位孔为依托,当插入该定位孔后可以将自身位置固定,然后与飞轮结合后,又可以将飞轮固定,因此无需借助外力,安装定位简便又省力。
3、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较低,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轮固定拆装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飞轮固定拆装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飞轮固定拆装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本体,2—飞轮,3—卡齿,4—定位杆,5—圆弧,6—连接部,7—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立式插转子机械装置
- 下一篇:用于提供推荐信息的显示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