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药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6978.X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尤溪仙锦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2;B08B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5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药粉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药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药品的生产过程,是由许多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如药物的提取、结晶、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和分装等。在有些单元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如粉碎、过筛、混合和分装操作。悬浮在空气中的药品粉尘,不同于一般的大气尘或灰尘,具有回收价值。但是,它们的粒径细小,粒径的离散程度较大,难以精确测定,平均粒径约在5μm左右,在空气中悬浮,缓慢沉降。而药物粉尘对操作人员是有危害的,传统该些药物粉尘并未进行回收处理,这样不仅浪费药物,而且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药粉尘回收装置;能有效将药粉尘进行回收利用,并且能有效防止污染空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式药粉尘回收装置,包括一电机和一底板,所述底板四周均垂直设置有一支撑柱,所述四个支撑柱顶部架设有一中空套筒,所述中空套筒内顶部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杆,且支撑杆垂直设置于中空套筒内的顶部,两支撑杆之间架设有一支撑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风扇叶;所述中空套筒吸风端和出风端均密封设置有一防护罩;所述中空套筒的出风端套设有一布袋;所述底板四周均设置有一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布袋通过一抱箍固定于中空套筒的出风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空套筒内设置带有风扇叶的电机,且在出风端设置有一布袋,这样通过中空套管的一端进行吸收空气中的药粉尘,中空套管的另一端将吸收的要粉尘排放到布袋中,从而能有效将药粉尘进行回收利用,并且能有效防止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药粉尘回收装置,包括一电机1和一底板2,所述底板2四周均垂直设置有一支撑柱3,所述四个支撑柱3顶部架设有一中空套筒4,所述中空套筒4内顶部设置有一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支撑杆51,且支撑杆51垂直设置于中空套筒4内的顶部,两支撑杆51之间架设有一支撑板52,所述电机1固定于所述支撑板52底部;所述电机1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风扇叶11;所述中空套筒4吸风端和出风端均密封设置有一防护罩6;该防护罩6能防止人将手伸入电机1的风扇叶内,所述中空套筒4的出风端套设有一布袋7;该布袋7用于回收药粉尘;所述底板四周均设置有一滚轮8。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布袋7通过一抱箍(未图示)固定于中空套筒4的出风端。这样在布袋7中收集到一定程度的药粉尘后,可以将布袋拆卸下来,将药粉尘取出。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空套筒内设置带有风扇叶的电机,且在出风端设置有一布袋,这样通过中空套管的一端进行吸收空气中的药粉尘,中空套管的另一端将吸收的要粉尘排放到布袋中,从而能有效将药粉尘进行回收利用,并且能有效防止污染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尤溪仙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尤溪仙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69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八组纵向成对儿钢筋的可拼接底部的笼骨
- 下一篇:一种实木胶合拼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