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齿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7549.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谦;吴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忠谦 |
主分类号: | A61C5/04 | 分类号: | A61C5/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齿 填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牙齿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牙齿填充装置,一般包括有第一导体、设置在第一导体上的第二导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的第一导体上设有发热头,所述的发热头内设有钨丝,所述的钨丝与第二导体连接,使用时,将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分别与负极、正极连接,通过钨丝发热将热量传递给发热头,再利用发热头将牙胶熔化进行填充。但是,这种结构的牙齿填充装置,由于其工作时是通过钨丝发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发热头发热的,在传递时热量损耗大,浪费能源;而且,整个发热头都会发热,使用时容易烫伤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齿填充装置,其使用时安全,而且,大大节省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牙齿填充装置,包括有第一导体、设置在第一导体上的第二导体,所述的第一导体上设有发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头、第一导体内设有导电丝,所述的导电丝一端与发热头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导体连通,所述的发热头前端侧壁的厚度小于后端侧壁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分别与负极、正极连接,第一导体、、导电丝、发热头、第二导体形成回路,由于所述的发热头前端侧壁的厚度小于后端侧壁的厚度,因此,发热头前端的电阻大,通电后发热将牙胶熔化进行填充,这种结构的牙齿填充装置,只有发热头前端发热,使用时安全,不会烫伤嘴,而且,发热头前端发热是通过发热头自身发热,其大大节省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导电丝采用银丝,所述的第二导体内设有铜管,所述的银丝经铜管与第二导体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由于银丝的电阻小,通电后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且,一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为不锈钢制成,设置的铜管可以方便将银丝与第二导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二导体插设在第一导体后端,位于第一导体内的第二导体上套设有绝缘管,所述的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之间经绝缘胶固定。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这种结构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连接方式既能很好地定位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又能使得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之间很好地绝缘,防止其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导电丝外套设有绝缘套。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通过设置的绝缘套,可以防止导电丝与第一导体之间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牙齿填充装置,包括有第一导体1、设置在第一导体1上的第二导体2,所述的第一导体1上设有锥形的发热头3,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以及发热头3均为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发热头3、第一导体1内设有导电丝,导电丝可以为银丝、铜管等,由于银丝4的电阻小,通电后不会产生大量热量,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导电丝采用银丝4。所述的第二导体2内设有铜管5,所述的银丝4经铜管5与第二导体2连通,由于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为不锈钢制成,设置的铜管5可以方便将银丝4与第二导体2连通,所述的银丝4前端与发热头3焊接,所述的发热头3前端侧壁31的厚度小于后端侧壁32的厚度,所述的第二导体2插设在第一导体1后端,位于第一导体1内的第二导体2上套设有绝缘管7,所述的第二导体2与第一导体1之间经绝缘胶固定。这种结构的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连接方式既能很好地定位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又能使得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之间很好地绝缘,防止其短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银丝4外套设有绝缘套6,通过设置的绝缘套6,可以防止导电丝与第一导体1之间短路。
使用时,将第一导体1、第二导体2分别与负极、正极连接,第一导体1、、导电丝、发热头3、第二导体2形成回路,由于所述的发热头3前端侧壁31的厚度小于后端侧壁32的厚度,因此,发热头3前端的电阻大,通电后发热将牙胶熔化进行填充,这种结构的牙齿填充装置,只有发热头3前端发热,使用时安全,不会烫伤嘴,而且,发热头3前端发热是通过发热头3自身发热,其大大节省了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忠谦;,未经吴忠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7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 下一篇:一种新型咬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