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直饮水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008.3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淼;罗诚;周涌;林小虎;金唐林;罗江龙;王迪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泰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C02F9/08;C02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饮水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直饮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自然灾害或突发性污染事件,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被污染,再由于恶劣的环境因素等,导致直饮水的获取非常困难,这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将这些特殊情况下被污染的水源直接制备成直饮水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另外,在紧急情况下获取的水源卫生质量差,存在絮状物或颗粒物及大量而复杂的菌类,净水过程必须实时监控,避免净水过程出现故障,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灭菌程度不够,饮用这类水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产生疾病。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特殊情况下直饮水获取非常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直饮水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直饮水控制系统,包括:
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取水及对所取水进行逐级净化处理的若干设备;还包括控制所述装置整体运行并对运行状况数据进行收集的主控模块及对用于支持网络通信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
控制中心,通过网络连接各水处理装置,与各水处理装置通讯,接收各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状况数据并作出诊断及控制,将诊断和控制数据传送给水处理装置的主控模块;
若干传感器,设置于水处理装置中各个需监测的节点处,与主控模块信号连接,用于监测各节点处设备的使用情况。
优选的,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当整体运行故障或运行状况数据偏离设定阈值时实现提醒功能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
具体的,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动力模块,取水模块和净化处理模块,所述净化处理模块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粗滤单元、微滤单元、超滤单元、纳滤单元、消毒杀菌单元;其中,粗滤单元通过管道连接取水模块输出端;动力模块为取水模块和净化处理模块提供工作动力。
所述取水模块中进水处内侧设置压力传感器,当监测到进水处内侧压力低于第一设定值时,则控制停止取水启动冲洗模式。
所述冲洗模式包括水流反冲洗或者气动反冲洗,持续时间控制为15-30秒;所述第一设定值为0.3-0.4Mpa。
所述粗滤单元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当运行压力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则主控模块输出控制提示更换粗滤组件或进行清洗。
所述第二设定值为0.3-0.4Mpa,采用反冲洗模式,反冲洗强度控制为8-15L/m2.s,持续冲洗30-300秒。
所述微滤单元和/或超滤单元和/或纳滤单元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当运行压力大于各单元给定的设定值时,则主控模块输出控制进行清洗。
为实现上述反冲洗或正冲洗,所述超滤单元后设置用于冲洗微滤单元、超滤单元、纳滤单元的第一储水组件,该储水组件设有回水冲洗管道,实现对微滤单元、超滤单元进行压力反冲洗, 对纳滤单元进行正冲洗。所述压力反冲洗强度设置为对应单元运行流量的1.2-2倍,持续时间30-300秒。
当然,上述的反冲洗或正冲洗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方式进行,例如系统停运,人工清洗,但这样将影响系统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化直饮水控制系统具有网络通讯功能,可通过网络将各个处理装置处理状态汇总控制,保证净水效果,安全可靠;各水处理装置净水处理量大,净水效果好,灭菌效果佳,能实现所获取的水源经过该装置处理后可达到直接安全的生活用水、直饮水的净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装置的组成原理示意框图第一部分;
图3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装置的组成原理示意框图第二部分;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第一部分;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泰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泰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