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管免钻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135.3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世江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内管免钻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井用的无内管免钻塞装置,属油田技术开发领域 。
背景技术
目前水平井在完井技术中为使油层具有较大的裸露面积,避免水泥浆对油层的损害,有效的保护油气层,多采用精密滤砂管完井方式,该完井方式在钻井过程中需要采用筛管顶部注水泥分级固井工艺。实施该工艺过程中钻胶塞、分级箍等套管附件位于井下管柱大井斜角度位置,实施钻塞时存在管内附件清理不干净、磨损套管或自由段脱扣、破坏水泥环及后期通井不畅遇阻遇卡等问题。
造成问题井比例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在完井钻塞过程中,由于受钻井井深轨迹和重力作用的影响,产生钻进偏移,造成套管不均匀局部月牙形磨损,降低了套管的屈服强度及产生自由段松脱扣现象,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受后期注汽、出砂等复杂苛刻工况的影响,产生塑形变形和断裂而造成套管损坏。
常规分级注水泥器是下防砂精密割缝筛管的主要配件,加在防砂精密割缝筛管的上端,随管柱一起入井,主要作用是隔断防砂精密割缝筛管内外通道,固井时阻止水泥浆进入防砂管柱内和管柱外,保证管外不被固住,管内无水泥,保持畅通。常规分级注水泥器不足之处是在下套管时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防止顿钻、溜钻现象的发生,所下入的套管要及时灌满钻井液,以防止产生激动压力,破坏工具结构。在固井后,要下钻头钻掉分级注水泥器附件(胶塞、盲板),打通管柱内通道。在钻磨过程中,不仅容易损伤套管,且作业耗时长。常规分级注水泥器的这些缺点,制约了其使用价值,不能很好地达到和满足固井生产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内管免钻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无内管免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无内管免钻塞装置包括套在主体套外周的外套、套在主体套内周且上部与主体套碰压剪钉连接的碰压套,设在外套下部与主体套中部之间的关闭套,设在主体套中下部内周且与主体套用注灰孔开关滑套剪钉连接的注灰套;设在主体套下端部内周的且用锁紧套剪钉连接的锁紧套;设在注灰套内周上部的且用封隔器开关滑套剪钉连接的封隔器开关滑套;在外套和主体套与关闭套下边相对处设有同轴心的注灰孔,在主体套与碰压套的相对处的主体套上设有碰压孔;在主体套和注灰套与封隔器开关滑套的相对处设有同心的封隔器连通孔。
主体套设为圆柱形,上端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上端部设有与套管连接的母螺纹,下端部设有与带有水泥伞的加长型双级并联座封套管外封隔器螺纹连接的公螺纹,在上端部变径台阶下边与碰压套的相对处设有碰压套剪钉孔即关闭套的连通孔,在主体套的下部设有注灰套的剪钉孔和锁紧套的剪钉孔。
注灰孔开关滑套设为圆柱形,上部内径大于下端部内径,下端部设有注灰孔打开剪钉孔,中上部设有封隔器开关滑套剪钉孔,外周设有密封圈,上端处在主体套注灰孔的上部。
碰压套和锁紧套设为圆柱形,碰压套外周设有密封圈,在碰压套中部设有碰压套剪钉孔,在锁紧套中下部设有矩形打捞螺纹,锁紧套上部设有锁紧套剪钉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无内管免钻塞装置具有无内管的大直径通道,使用井深无限制;在正常下固井管柱的状态下,避免下入过程中由于下钻速度快、顿钻、溜钻产生的液柱激动压力,确保固井管柱内外液体压力平衡,避免地层漏失产生低压或负压时,使加长型双级并联座封套管外封隔器座封不严或失效,导致固井施工失败,对漏失地层,进行循环钻井液堵住漏失地层的方法来处理,确保固井施工前,井况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体套、2-碰压套、3-碰压套剪钉、4-外套、5-关闭套、6-注灰孔开关滑套、7-封隔器开关滑套、8-封隔器开关滑套剪钉、9-注灰孔开关滑套剪钉、10-锁紧套剪钉、11-锁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世江,未经于世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