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394.6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山;吴家鹏;董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为 |
主分类号: | B03C3/47 | 分类号: | B03C3/47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14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空气 净化器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从固体物料或流体中分离固体物料的磁或静电分离;高压电场分离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合理设置结构能达到无臭氧、无放电噪声集尘且对电压要求极低、绝缘性要求大大降低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更多地从室外转入室内。科学研究表明,室内污染是室外的5~10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在城市,这一数值甚至高达80%~90%。加拿大环卫组织研究发现人类68%的疾病是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室内空气品质成为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款能够高效除尘、去除异味,在杀灭细菌、病毒时有一定功效的,同时滤网使用寿命长的,并且能够高效释放离子的空气净化器是消费者所需的。
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按照过滤方式可以将过滤器分为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和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其中,滤网式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是过滤网,过滤网存在的致命缺陷是随着时间推移,过滤网吸附颗粒物能力会越来越来差,需要较为频繁更换滤网,来达到高效过滤效果,费时费力,成本较高;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是静电集尘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极化电极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上电荷,然后借助静电力的作用,将带电粒子吸附在集尘板上,故只需定期清洗集尘装置,无需频繁更换,经济环保。
然而,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需要给静电集尘装置施加6KV~8KV的高压,故对集尘装置内其他部件的绝缘性要求很高,工艺控制比较复杂,这使得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故障率较高,静电集尘装置工作中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放电噪声;同时,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采用钨丝等材料作为极化电极,会生成大量臭氧,如果该类型空气净化器没有除臭氧装置,释放的臭氧会远远超过国家标准GB/18202—2000中规定的“室内空气臭氧一小时浓度应为0.16mg/m3以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需要给静电集尘装置施加6KV~8KV的高压,故对集尘装置内其他部件的绝缘性要求很高,且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采用钨丝等材料作为极化电极,会生成大量臭氧,而导致的工艺控制比较复杂,这使得传统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故障率较高,静电集尘装置工作中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放电噪声,而如果该类型空气净化器没有除臭氧装置,其释放的臭氧会远远超过国家标准GB/18202—2000中规定的“室内空气臭氧一小时浓度应为0.16mg/m3以下”的要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间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集尘装置内设有极化电极,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设于上盖内侧的高压发生器和对应设于卡槽内的电场模组,所述任一电场模组包括若干片平行交替设置的电场正极片和电场负极片,所述电场正极片连接至正极导电片,所述电场负极片连接至负极导电片,所述相邻的电场正极片和电场负极片之间的间距为3.0~4.0mm;所述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输出端通过高压片连接端子连接至电场模组的正极导电片,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地输出端通过接地片连接端子连接至电场模组的负极导电片,所述接地片连接端子接地;所述极化电极为离子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电场模组还包括对应配合设置的一对电场片固定件,所述电场正极片和电场负极片平行交替设置于所述电场片固定件间。
优选地,所述任一电场模组包括数量相同的电场正极片和电场负极片。
优选地,所述电场模组还包括绝缘塑料扣和导电塑料扣,所述绝缘塑料扣和导电塑料扣设于所述正极导电片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电场模组间的正极导电片与正极导电片连接,所述相邻的电场模组间的负极导电片与负极导电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尘装置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离子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高压发生器外侧设有密封层。
优选地,所述电场片固定件的表面喷设有疏水层。
优选地,所述导电塑料扣设为纳米碳螺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为,未经颜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输送机构及包括该机构的贴胶机
- 下一篇:胶带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