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493.4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用蒸发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媒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市面上的蒸发器都不带减压隔片,这样容易导致蒸发器长时间受到高压的冷媒流过容易使得扁管与集流管的结合处产生裂痕或裂口而泄露,并且扁管的内表面为平面,这样不能使冷媒有阻隔,从而减压,并且强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使得冷媒减压运行的新型蒸发器,满足了汽车车主对于高校、高寿命蒸发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蒸发器,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的集流管,集流管由内主板和外主板组合而成,左侧集流管由内主板和外主板分隔成流道一和流道二,右侧集流管有内主板和外主板分隔成流道三和流道四,两集流管之间固定有两组沿集流管长度方向间隔均布并相对设置的扁管,一组扁管与流道一和流道三连通,另一组扁管与流道二和流道四连通,扁管上固定有翅片,上下末端翅片通过上边板和下边板进行限位固定,流道一内固定有用于冷媒减压的带孔隔片组,带孔隔片组内各隔片上孔的大小沿冷媒在集流管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带孔隔片组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流道一和流道二内的两个换向隔片,换向隔片把流道一分隔成互不连通的区间一和区间二,换向隔片把流道二分隔成互不连通的区间三和区间四,区间二与区间四通过一组流道孔互相连通,流道三内固定有位于换向隔片上方的带孔隔片组;
扁管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的左右侧通过半圆板首尾依次连接固定,上板和下板上下之间固定有加强支撑筋,上板、下板和半圆板的内表面,以及加强支撑筋的两个外表面都固定有内齿;
右侧集流管的上下开口通过堵帽闭合,左侧集流管的下开口通过堵帽封闭,左侧集流管的上端固定有进液管和出气管,进液管与流道一连接,出气管与流道二连接。使用时,通过储液罐把液态冷么通过进液管到达集流管内,然后通过带孔隔片组和换向隔片的减压换向,使得液态冷媒换向后的压力不断的减小,从而使得集流管和扁管所受到的压力比从进液管进来时的液态冷媒压力大大减小,从而集流管和扁管,以及各接口处能够比以前承受更小的液态压力,从而保证蒸发器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裂痕或裂口,使得蒸发器能够长时间稳定使用,并且扁管的内齿表面使得冷媒流动湍流度增大,冷凝核心数目增多,具有强化制冷剂转热的效果,也使得扁管的强度增强,增加使用寿命。
进一步完善,翅片包括一组匚型形状并间隔均布的折弯部,各折弯部之间通过连接横片使得各折弯部之间首尾依次连接,折弯部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横片和下横片,以及连接上横片和下横片的连接片,连接片与连接横片的长、宽、高都相同,上横片的一端开有一组通过冲压成型的第一百叶窗叶片,上横片的另一端开有一组通过冲压成型的第二百叶窗叶片,下横片的一端上开有一组通过冲压成型的第三百叶窗叶片,下横片的另一端上开有一组通过冲压成型的第四百叶窗叶片,第一百叶窗叶片、第二百叶窗叶片与上横片之间的夹角都为37°,第三百叶窗叶片、第四百叶窗叶片与下横片之间的夹角都为37°,第一百叶窗叶片与第四百叶窗叶片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百叶窗叶片与第三百叶窗叶片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一百叶窗叶片与第二百叶窗叶片的开口朝向相反。种设置,使得蒸发器里的液态冷媒经过扁管时,能够快速的气化,而气化吸热后的冷气可以通过风机能够顺利的通过翅片到达汽车车体内,从而使得冷却速度快,而且由于风在翅片中的阻力减小,从而噪音更小,并且翅片采用匚形形状的设计,使得百叶窗叶片的长度相比U或V型形状的翅片百叶窗叶片更长,从而对空气的流通性能更好,并且接触空气的面积更大,从而保证液态冷媒能够迅速被加热气化,并能够快速的把冷却的空气从翅片中带走,能够更加解决能源,减少汽车的燃油消耗。
进一步完善,带孔隔片组包括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第一隔片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二隔片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三隔片上开有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大小是第一通孔三分之一,第三通孔的大小是第二通孔的三分之一。这种设置,可以保证液态冷媒通过进液管到达集流管后分层均匀递减压力,而三个隔片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证冷媒压力换向后压力不会骤减,从而不会导致冷媒在冷媒器中流动过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