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675.1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龙;刘敏;殷连杰;施江缙;龙享军;龙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
众所周知,微动开关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传统的微动开关体积微小,在大型设备上不适合使用。如果单纯将原有微动开关进行放大设计来应用于大型设备上则会面临如下几种问题:
一:大型设备上电流较大,原有设计外接引脚之间距离太小,存在安全隐患;
二:放大设计必将导致各个组件结构增强,而结构增强又会造成按压操作不便;
三:由于受力增大,外接引脚与速动导电簧片的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更长且能应用于大型设备的微动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壳体、按钮、驱动杆、速动导电簧片、触点和引脚,所述触点包括速动触点、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所述引脚包括常闭引脚、常开引脚和共通引脚,常闭引脚与常开引脚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端面上,常闭触点与常闭引脚插入壳体内的一端电连接,常开触点与常开引脚插入壳体内的一端电连接,速动触点与速动导电簧片自由端电连接,速动触点设置在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中间,速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抵触配合,速动导电簧片固定端与共通引脚电连接,驱动杆与按钮联动配合,按钮与速动导电簧片按压配合,按钮驱动速动导电簧片上下摆动使速动触点分别与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抵触,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贯穿壳体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引脚与常开引脚中任一引脚向与另一引脚距离增大的方向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果是:可以增大两个引脚间的爬电距离,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仍能安全使用,增加了所述微动开关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分为三部分,由下到上分别为限位部分、支撑部分、按压部分,限位部分为一与壳体抵触配合的斜面,支撑部分上设置有与壳体上支点转动配合的突起,按压部分为驱动杆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果是:驱动杆与壳体上支点组成一套杠杆体系,限位部分使得驱动杆只能在限定的部分转动,通过按压部分可以以很轻的力度实现开关的启闭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共通引脚插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铆钉安装孔,速动导电簧片固定端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铆钉安装孔,第一铆钉安装孔与第二铆钉安装孔同轴配合,铆钉贯穿第一铆钉安装孔和第二铆钉安装孔,共通引脚与速动导电簧片固定铆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果是:使速动导电簧片和引脚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有效地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脚上触点位置和铆合位置受力后方均设置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结果是:在按压过程和速动触点的摆动过程中,受力部件不会脱离设定的位置,有效地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现有结构上,将开关进行放大加强设计,得到的开关可以安全底应用于大型设备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接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安装孔,12、支点,13、支撑杆,2、按钮,3、驱动杆,31、驱动杆限位部分,32、驱动杆支撑部分,33、驱动杆按压部分,4、速动导电簧片,5、触点,51、速动触点,52、常闭触点,53、常开触点,6、引脚,61、常闭引脚,62、常开引脚,63、共通引脚,7、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按钮2、驱动杆3、速动导电簧片4、触点5和引脚6,所述触点5包括速动触点51、常闭触点52和常开触点53,所述引脚6包括常闭引脚61、常开引脚62和共通引脚63。
常闭引脚61与常开引脚62设置在壳体1的同一侧端面上,共通引脚63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各个端面上,本实施例将共通引脚63设置在与常闭引脚61与常开引脚62所在端面的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