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置式杂豆断蔓断根作业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8866.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春;吕明杰;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42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式杂豆断蔓 断根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杂豆作物的断蔓、断根联合作业机具。
背景技术
芸豆类的中白、西班牙白、英国红、奶白花等杂豆类作物属于根系较浅的杂豆。收获作业时,除采用传统的人力手工起拔方式外,多使用旋转方轴结构的起拔机完成起拔收获。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杂豆茎蔓交叉缠绕在一起生长,俗称“盘蔓”,起拔方轴结构的起拔机因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无法将起拔作业幅宽内已拔起的杂豆茎蔓与起拔作业幅宽外侧未被拔起且相互牵拉缠绕连接的杂豆茎蔓分离开,造成机具拖堆堵塞故障,机具无法正常作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人研发成功了“杂豆起拔断蔓机构”。但是,起拔方轴结构的杂豆起拔机只能满足和适应上述浅根系芸豆类作物起拔,对于诸如黑豆、绿豆、红小豆等根系较深的杂豆类作物起拔质量和效果极差,不能满足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前置式杂豆断蔓断根作业机,达到满足和适应较深根系杂豆作物收获作业使用、保证作业效果、提高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前置式杂豆断蔓断根作业机包括断蔓机构总成,两根纵向连杆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左、右侧部铰连接,将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成一体;在前横梁的前侧部上通过夹板固装断蔓机构总成,在所述前横梁的两端部上分别可横向移动调节的套装滑套焊合,立柱固装在滑套焊合上,刀片座套可上下移动调节的套装在立柱下侧部上,在所述刀片座套底端部上固装断根刀片,在左、右侧部的纵向连杆侧部分别配置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所述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的前、后端部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上侧部铰接;液压马达配装在断蔓机构总成上,驱动断蔓机构总成运动。
通过采用在拖拉机前侧部上配置由断蔓机构总成与断根刀片构成的作业机,在方便驾驶人员操作调控的前提下,完成断蔓、断根作业,克服和解决了起拔方轴无法满足和适应较深根系杂豆作物收获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作业故障少、调节操作控制简易方便的特点,尤其适合较深根系杂豆类作物收获作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前置式杂豆断蔓断根作业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后横梁、2、纵向连杆、3、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4、立柱、5、滑套焊合、6、夹板、7、前横梁、8、断蔓机构总成、9、液压马达、10、断根刀片、11、刀片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前置式杂豆断蔓断根作业机包括断蔓机构总成8,两根纵向连杆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前横梁7和后横梁1的左、右侧部铰连接,将前横梁7和后横梁1连接成一体;在前横梁7的前侧部上通过夹板6固装断蔓机构总成8,在所述前横梁7的两端部上分别可横向移动调节的套装滑套焊合5,立柱4固装在滑套焊合5上,刀片座套11可上下移动调节的套装在立柱4下侧部上,在所述刀片座套11底端部上固装断根刀片10,在左、右侧部的纵向连杆2侧部分别配置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3,所述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3的前、后端部分别与前横梁7和后横梁1的上侧部铰接;液压马达9配装在断蔓机构总成8上,驱动断蔓机构总成8运动。两片断根刀片10整体呈前宽后窄的八字形对称配置。
作业时,利用后横梁1将本实用新型固装在拖拉机前端部上,拖拉机液压系统与液压马达9连通。拖拉机带动作业机整体前行,液压马达9驱动断蔓机构总成8完成杂豆茎蔓的切断作业后,相对配置的两根断根刀片10将杂豆根系切断完成作业。调节丝杠式伸缩调节总成3的长短,实现断蔓机构总成8相对于在后横梁1上的前倾角度的调整。松开夹板6,可调节断蔓机构总成8相对于后横梁1的高低位置。改变刀片座套11在立柱4的高低位置,调节断根刀片10对作物根系的切断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孙吴县农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8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