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29281.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47;B03C3/7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迷宫 柔性 收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
背景技术
冶金、电力及其它工业炉窑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粉尘。目前,工业烟气粉尘的去除大量利用(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设备实现。现有的电除尘器对粉尘的捕集效率高达99.9%,但在电除尘器电场对烟气粉尘捕集过程中,干式电除尘器会由于振打清灰、烟气绕流等原因造成粉尘二次飞扬而逃离电场,同时部分未及时被电场捕集的荷电粉尘也会逃离电场,由除尘器出风口排出,从而造成收尘效率不能提高。
对于湿式电除尘器,喷淋喷嘴喷出大量雾化液滴,液滴与烟气中粉尘结合后,大部分会被电场捕集。未被电场捕集的液滴及烟气粉尘最终逃离电场,由除尘器出风口排出,造成收尘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会造成出口水雾滴含量超标。
现有除尘设备为解决此问题,除了采用优化振打、流场、喷水及电场等方法之外,会在出风口内设置槽形板结构,用于收集逃逸粉尘。但一般的槽形板结构简单,由“U”形槽形钢板排列组成,虽然可以起到部分收集作用,但为避免所收集粉尘的二次飞扬或喷淋水雾逃逸,槽形板并不设振打或喷淋装置,其粉尘或液滴收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收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1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1的出风口3内,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4、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4、从动轮9上,主动轮4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
所述的柔性转板7的表面均匀开出孔洞8,相邻两层柔性转板7的孔洞8采用错位效应,使烟气通过时形成迷宫结构,逃逸出电场的粉尘或液滴通过与柔性转板7的碰撞被捕集下来。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表面加工花纹10。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外形成橄榄形。
所述的柔性转板7侧部设有导向轮6。
所述的上冲洗喷嘴11、下冲洗喷嘴13为强力冲洗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了电除尘器电场出口处逃逸粉尘的二次捕集效率,从而整体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场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或液滴捕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1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1的出风口3内,对于已建成投运设备,可通过对出风口3外壳及支撑结构的改造后安装完成,此装置用于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1整体收尘效率,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4、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4、从动轮9上,主动轮4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利用电机减速机5作为动力源,在主动轮4与从动轮9的作用下带动柔性转板7旋转,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
所述的柔性转板7的表面均匀开出孔洞8,相邻两层柔性转板7的孔洞8采用错位效应,使烟气通过时形成迷宫结构,逃逸出电场的粉尘或液滴通过与柔性转板7的碰撞被捕集下来。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表面加工花纹10以提高摩擦力。
为防止柔性转板7在转动过程中跑偏,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外形成橄榄形,所述的柔性转板7侧部设有导向轮6。
所述的上冲洗喷嘴11、下冲洗喷嘴13为强力冲洗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9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