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020.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素芬;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是目前最优前景的新一代光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了提高发光亮度,一般会增大芯片的面积,提高注入电流,但如果其P、N电极设计稍有不平衡,这样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就会产生电流的丛聚效应,从而降低其发光效率和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芯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第二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以及凹槽,凹槽从透明导电层延伸至第一半导体层,凹槽内设有隔离槽,隔离槽从第一半导体层延伸至衬底,使芯片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子芯片,根据实际要求各子芯片可以适当的串联或者并联。隔离槽中填充有绝缘物质,以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上面平滑铺设有将各个子芯片连接起来的电气连接结构,从而使电流均匀扩展,避免了电流的丛聚效应。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只在隔离槽内填充绝缘物,凹槽内的发光层侧壁直接裸露,使芯片容易受到静电和灰尘等污染物的影响,或者也可以在凹槽、电气连接结构和透明导电层外制作一层钝化层,但单独设置钝化层又增加了该芯片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第二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芯片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透明导电层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所述凹槽内设有将所述芯片分割成多个子芯片的隔离槽,所述隔离槽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延伸至所述衬底,所述芯片上还设有一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多个电气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凹槽的第一半导体层上,所述芯片还包括透明绝缘层,所述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为100~1000nm,所述透明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隔离槽,而露出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电气连接结构的设置处;
所述电气连接结构铺设于位于所述隔离槽内的所述透明绝缘层之上,且所述电气连接结构将一个所述子芯片的透明导电层与另一个所述子芯片的第一半导体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隔离槽和所述透明导电层的表面上,除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电气连接结构的区域以外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为240nm。
可选地,所述透明绝缘层为二氧化硅绝缘层或氮化硅绝缘层或氮氧化硅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顶面之间的锐角为15度~75度。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顶面之间的锐角为45°。
可选地,所述隔离槽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层的顶面之间的锐角为15°~75°。
优选地,所述隔离槽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层的顶面之间的锐角为45°。
优选地,每个所述子芯片的发光区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透明绝缘层覆盖到凹槽的侧壁、隔离槽内和透明导电层的表面上,或者将绝缘层覆盖到凹槽的侧壁和隔离槽内,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绝静电和污染,且不用额外制作钝化层,减少了制作成本,绝缘层采用透明绝缘层,有利于芯片正面出光,使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槽和隔离槽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透明绝缘层的覆盖范围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的透明绝缘层的覆盖范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数据多点实时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务综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