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448.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应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广远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童车驱动费力,速度慢,运动过程趣味性不强,锻炼身体功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省力,速度快且对腰腿均具更好锻炼效果的新型童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童车,其中,包括上连车把、下连前轮装置的舵杆,还包括左连左后轮、右连右后轮的后轮轴连杆,还包括前高后低且前连所述舵杆、后连所述后轮轴连杆的斜梁,所述斜梁的后端分岔成具有左、右岔脚的U型岔并于所述岔脚的端头连有后轴套,所述斜梁通过所述后轴套轴套连接在所述后轮轴连杆的两侧位置上,所述斜梁的中段固接有向上竖立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翻翘架,所述翻翘架的前端连有脚蹬装置、后端连有车座,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翻翘架的中段位置上,所述翻翘架的前端分岔成具有左、右岔臂的U型岔,所述斜梁的前段位于两个所述岔臂间,所述脚蹬装置包括上端铰接在所述左岔臂上的左脚蹬连杆和上端铰接在所述右岔臂上的右脚蹬连杆,所述左脚蹬连杆的下端连有左脚蹬,所述右脚蹬连杆的下端连有右脚蹬,所述后轮轴连杆的中段位置上套设有前转时驱转所述后轮轴连杆、后转时空转的飞轮,还包括固接在所述斜梁底面上的挂架、前端钩挂在所述挂架上的拉簧和前端钩挂在所述拉簧后端上的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的中段经由所述后轮轴连杆的下方绕至所述后轮轴连杆的后方并挂接在所述飞轮上,所述驱动链条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翘架的后段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装置包括前叉装接在所述前叉上的前轮。
作为优选,所述舵杆的中段位置上固设套接有前轴套,所述斜梁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轴套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驱动省力,速度快且对腰腿均具更好锻炼效果。驱动过程如下:使用者坐在车座上,双脚分别踏置于左右脚蹬上,手握车把,身体略向前倾,双脚向下蹬脚蹬,此时,驱动链条就会被牵引上提,由此即可带动飞轮向前转动从而驱转后轮轴连杆进而驱动后轮前行,反之,座位复位时,飞轮向后空转,回到初始位置再次前倾身体下蹬脚蹬即可,如此反复,整车很快就能快速行进起来,非常省力,亦很方便,且能调动身体各部协同运动,锻炼身体的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驱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车把; 2、舵杆;
3、左后轮; 4、右后轮;
5、后轮轴连杆; 6、斜梁;
7、岔脚; 8、后轴套;
9、支架; 10、翻翘架;
11、车座; 12、左脚蹬连杆;
13、右脚蹬连杆; 14、左脚蹬;
15、右脚蹬; 16、飞轮;
17、挂架; 18、拉簧;
19、驱动链条; 20、前叉;
21、前轮; 22、前轴套;
23、岔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广远;,未经应广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防爆油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电动独轮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