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软水管收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101.1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6 | 分类号: | B65H7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功能 软水 管收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水管收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软水管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软水管一般应用在引水距离较长的场合中,软水管长度也往往较长,对软水管进行存放时为了节省空间一般会把软水管收卷起来,然而用人手进行软水管收卷费时费力,也容易在收卷过程让软水管打结。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201828,2008.05.16公开的实用新型《可移动轻便卷放软水管引水装置》,在小车上设置一个具有引水功能软水管绕辊,可通过转动水管绕辊对软水管进行收卷,节约人力和时间。并且软水管绕辊具有引水功能让水源直接连接到其机械密封旋转管接头管芯上并通过其水管接口直接输到出到软水管中,而无须把软水管拆卸下来再接水源,简化使用步骤。然而,该装置在对软水管进行收卷时仍需要人手转动水管绕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具有自动收卷软水管功能的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软水管收卷设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软水管收卷设备,包括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卷筒以及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卷簧机构;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让软水管通过的壳口;所述卷筒侧部外周设置有凹槽并且与自动复位的棘爪配合构成棘轮机构,所述棘爪由踏板控制咬合状态;所述卷筒在内腔设置有连接水源的外接水管和连接软水管的分水管并且在外周设置有让软水管通过的卷筒腔口,其中外接水管的出水口与分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盒、卷簧和卷簧轴,其中卷簧的外周与卷簧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轴连接卷簧中心和卷筒轴心。
进一步,所述踏板与壳体内壁铰接并且能折叠到壳体表面的放置踏板的凹槽中。
进一步,所述外接水管的进水口延伸到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软水管收卷设备,能通过控制踏板自动收卷软水管。当使用者把软水管往外拉时,软水管会带动卷筒转动,卷筒也会带动卷簧轴转动使卷簧产生形变,而棘爪能卡住卷筒防止卷筒逆转允许使用者继续拉动软水管或保持现在拉伸长度状态。当使用者需要收卷软水管时,只需踩住踏板使棘爪松开从而使卷簧恢复原状并带动卷筒逆转从而收卷软水管。
踏板与壳体铰接并且能折叠到壳体表面的凹槽中即可以节约空间还能防止误踩踏板。
外接水管的进水口延伸到壳体外可以更便于连接水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方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卷簧机构的侧视图。
图9为图8中D-D方向剖视图。
其中,1为壳体,11为壳口,2为卷筒,21为外接水管,22为分水管,23为卷筒腔口,3为卷簧机构,31为卷簧盒,32为卷簧,33为卷簧轴,4为棘爪,5为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表面设有一个壳口11,其尺寸使软水管能通过;壳体1表面还有从壳体1内延伸出来的外接水管21,更准确地说是外接水管21的进水口延伸到壳体1外,更便于外接水管21与水源连接。
如图2到图3所示,在壳体1内部,还包括有卷筒2和卷簧机构3;卷簧机构3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卷筒2与壳体1转动连接。卷筒2的的作用是用来卷绕软水管,而卷筒2侧部外周上设有凹槽并与棘爪4配合形成棘轮机构防。棘爪4通过设置在侧部的扭簧进行自动复位,保持棘爪4对滚筒侧部外周凹槽的咬合从而防止在拉出软水管时卷筒2逆转;棘爪4的咬合状态能通过踏板5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踏板5被踩住后棘爪4从凹槽上松开允许卷筒2逆转;踏板5与壳体1内壁铰接并且能折叠到壳体1表面凹槽上,不但能节约空间还能防止误踩。
如图4到图7所示,卷筒2的内腔设置有外接水管21和分水管22,其中外接水管21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其出水口与分水管22的进水口连接,在卷筒2的外周上还设置有卷筒腔口23,使软水管的进水口能通过卷筒腔口23进入卷筒2内腔与分水管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玻璃钢储槽筒体内衬平板卷板设备
- 下一篇:高精度机械胀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