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炼油设备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154.3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伟;康艳;董献风;左海霜;张礼录;李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伟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716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炼油 设备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炼油设备改进装置,属于原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炼油一般是指石油炼制,原来是将石油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生产符合内燃机使用的煤油、汽油、 柴油等燃料油,副产石油气和渣油;比燃料油重的组份,又通过热裂化、催化裂化等工艺化学转化为燃料油,这些燃料油有的要采用加氢等工艺进行精制。现有炼油设备大多在反应釜中加热进行,反应釜上设置有加油口,炼油前将原油加入反应釜中然后进行高温加热,每炼完一釜后,带温度下降后再次加入原油。这种反应釜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长时间等待和加油过程都影响炼油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易炼油设备改进装置,目的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炼油效率低下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简易炼油设备改进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和催化室连接,催化室和沉淀罐连接,沉淀罐和冷却塔连接,冷却塔和储油罐连接,储油罐和尾气回收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进油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轴承,第一管道顶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设置在进油管顶端的第二密封圈相互配合,所述第一管道和进油管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还与丝杆一端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下端设置有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和进油管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和第四连接杆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和进油管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和第五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五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管道连接,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有密封阀门。
所述轴承和支架连接。
所述反应釜外壁上设置有永久磁铁或电磁铁。
所述冷却塔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
所述第一冷却塔内设置在有第一S冷却管,第二冷却塔内设置有第二S冷却管,所述第一S冷却管出口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二S冷却管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S冷却管和第二S冷却管内部均设置有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原有炼油设备进行改进,通过将反应釜进油口直接和原油管道连接,解决了反应釜加油麻烦,而且解决了反应釜打开舱门时产生的高温空气可能伤害病人的情况,原油直接加入,不需等反应釜冷却,效率高;冷却塔采用两个结构,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道和进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S冷却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简易炼油设备改进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和催化室2连接,催化室和沉淀罐3连接,沉淀罐和冷却塔4连接,冷却塔和储油罐5连接,储油罐和尾气回收塔6连接,所述反应釜进油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轴承9,第一管道顶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和设置在进油管10顶端的第二密封圈12相互配合,所述第一管道和进油管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和第一连接杆15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转轴16连接,第一转轴还与丝杆17一端连接,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固定螺母18,所述固定螺母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9和第三转轴22,下端设置有第四转轴20和第五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二连接杆24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和进油管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三连接杆26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和第四连接杆23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和进油管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和第五连接杆25一端连接,第五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一管道连接,所述进油管道上安装有密封阀门14。
所述轴承和支架7连接。
所述反应釜外壁上设置有永久磁铁27或电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反应釜内可能存在金属,从而防止金属损害管道。
所述冷却塔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冷却塔41和第二冷却塔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伟;,未经郭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小型化光化学反应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