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洞口用耐火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2925.9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斌向;赵政文;周宁;宁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郡茂营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4 | 分类号: | F16L57/04;F16L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洞口 耐火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管道洞口用耐火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建设热、房地产热过后,暴露的安全、环保、能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塑料管道在各类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塑料管道往往容易成为火灾传播的通道,塑料管道遇热火烧毁后形成的孔洞像一个烟囱,使火焰和烟气从一层沿管道蔓延和扩散至另一层,或从一个房间蔓延和扩散到另一个房间,使火灾损失扩大。世界各国消防组织得出一致的结论,塑料管道是火灾道蔓延和扩散的罪魁祸首。
因此,我国住建部要求敷设在高层建筑室内的塑料排水管道应在下列位置设置耐火套管:
1.明敷立管穿越楼层的贯穿部位;
2.横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和防火墙的两侧;
3.横管穿越管道井井壁或管窿围护墙体的贯穿部位外侧。
但是现有套管安装复杂,不能在一次完成,而且密封性较差,不具备耐火性能,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密封性及耐火性能强,且安装后无需检查的一体式套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洞口用耐火套管,其包括套管主体与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上的固定片;
所述管套主体包括两个可相互对称安装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上部为管头,所述管头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一耳槽,所述管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复数条密封槽,所述管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层耐火层;
所述固定片与管头上的耳槽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耐火层由耐火材料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与耳槽相对应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高度与所述管头的高度相一致且上表面相齐平。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为金属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安装简单方便,密封性能强,且安装后无需检查,同时因为设置有耐火层,防火效果好,可大大节省安装时间,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洞口用耐火套管的套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洞口用耐火套管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主体,2-固定片,10-管体,11-管头,110-耳槽,12-密封槽,13-耐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洞口用耐火套管,其包括套管主体1与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1上的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由金属制成。所述固定片2与管头11上的耳槽11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2的高度与所述管头11的高度相一致且上表面相齐平。
所述管套主体1包括两个可相互对称安装的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上部为管头11,所述管头1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一耳槽110,用于与固定片2固定,相应的,所述固定片2上设置有与耳槽110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管体1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复数条密封槽12,所述密封槽1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用于保证该耐火套管的密封性;所述管体1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层耐火层13,其由耐火材料组成,防火性能好,安全性能高。
在地面洞口施工中,当需安装耐火套管时,先确定管径,然后选择相应管径的套管进行安装,将两个管体对齐,严密塞紧,安装好固定片,用螺丝固定,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一体式安装简单方便,密封性能强,且安装后无需检查,同时因为设置有耐火层,防火效果好,可大大节省安装时间,实用性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所述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郡茂营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郡茂营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2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涂表面缺陷检测机
- 下一篇:粮油食品配送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